□本报记者 刘剑昆 郭荣
9月的林州,太行叠翠,渠水欢歌。随着国庆假期的日益临近,这座浸润着红色基因与山水灵秀的城市,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宾至如归”的热忱,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升级服务品质、备好文旅盛宴,静待八方游客共赴山水之约、感悟精神力量。9月24日召开的2025年国庆假期文旅工作会,更凝聚起“全市一盘棋”的奋进力量。林州市委书记孙建铎的话语掷地有声:“这既是擦亮城市品牌的窗口,更是检验发展质量的考场,我们必定以最优准备、最佳状态,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守牢“生命线”
织密全域防护网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更是林州备战工作的重中之重。沿红旗渠青年洞蜿蜒的步道上,施工人员正仔细检查护栏稳固性;石板岩镇的民宿里,消防执法人员逐一核对灭火器压力值;太行大峡谷的索道机房内,技术人员进行着节前最后一次全面检修……一场覆盖全域的“安全体检”正在林州扎实推进。
作为保障中枢,由林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靳晓锋牵头的旅游安全专项行动,构建起“事前排查、事中管控、事后响应”的全链条体系。9月28日前,全市A级景区、民宿的消防隐患、特种设备风险、临崖临水区域安全将实现“动态清零”,消防器材、应急照明等设施配备达标率确保100%。“我们组建了24小时应急救援队,在易落石路段增设警示标识,就连导游的安全提示话术都进行了专项培训。”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李保周介绍,“节日期间,‘日巡查、日通报’机制将全面启动,任何隐患都将露头就改。”
从景区到镇街,安全责任层层压实。全国特色小镇石板岩镇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户”制度,镇、村干部全员上阵排查民宿、餐饮、污水处理等隐患;红旗渠风景区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突发情况“一分钟响应、五分钟处置”。这份硬核守护,让游客的旅程多了份安心。
升级“服务链”
破解出游烦心事
“以前来这儿总担心停车难,现在听说新增了上千个车位,还能线上预约,这下心里踏实了!”提前规划行程的郑州游客致莉莉,通过“林州文旅”公众号了解到林州的交通保障举措后赞不绝口。针对游客反映集中的停车难、如厕难、预约难等问题,林州精准施策,用细节暖意化解出游顾虑。
在交通疏导上,林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龙涛牵头的专项行动打出“组合拳”:新建任村古镇驿站停车场,在路边新增300个停车位,石板岩度假区停车场实现“车位实时查、线上提前约”;增开景区直通车、延长公交车运营至23时,组建30人旅游交通执法队伍并全域值守,严厉打击黑车、非法拉客等行为。“我们还制作了‘绕行避堵指南’,通过短视频平台实时更新路况,让游客少走冤枉路。”该市公安局政委赵小琦说。
“方便”二字,藏在每一个贴心设计里。旅游公厕专项行动中,核心景区公厕密度达到每500名游客1座,3A及以上公厕配齐卫生纸、防滑垫,增设“母婴专用”“老人优先”标识;民宿、商超等社会单位的卫生间全部对外开放,路边引导牌清晰醒目。石板岩镇新增50个移动式公厕,安排专人每2小时清洁消毒;红旗渠风景区新增9个临时停车场、35个美食点位,安排30辆免费大巴车穿梭接驳。从分时段预约购票到应急避雨设施,林州用“绣花功夫”织密服务网络,让游客的每一步都走得舒心。
备好“文化餐”
激活山水新魅力
“红旗渠的水为啥清?因为它藏着一代人的赤诚;太行山的石为啥硬?因为它刻着一辈子的坚守。”在红旗渠纪念馆,志愿讲解员牛琳琳的生动讲述引得游客驻足倾听。这个国庆节,林州不仅有山水之美,更有文化之韵,红色故事与民俗风情交织成独特的文旅盛宴。
红旗渠风景区精心打造“沉浸式体验矩阵”:青年洞前,《红旗渠之歌》实景演出再现修渠岁月,“锤响叮当”互动演艺让游客亲身感受“一锤一钎”的艰辛;纪念馆内,《红旗渠往事》演绎感人故事,宇树AI机器人化身讲解员,用新潮方式讲述红色历史。“我们新增了5个文创店、32个志愿讲解点,就是要让游客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红旗渠风景区负责人林永艺介绍。
太行深处的文化好戏同样精彩。太行·红日演艺小镇每晚上演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主题活动唤起家国情怀;太行大峡谷桃花谷景区,变脸、魔术、杂技等民俗演出每天多时段开演,掌声此起彼伏;万泉湖景区的《商王迎宾》《水上飞人》《妇好出征》等12个节目,让游客在山水间邂逅殷商文化魅力。
红旗渠畔风正劲,太行深处客如归。从安全保障到服务升级,从文化盛宴到环境优化,林州已备好诚意与热情。林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元飞在部署工作时动情地说:“我们要让每一位游客在林州的山水间见美景、在服务中感受温暖、在文化里感受触动,让林州之旅成为游客心中的美好记忆。”这个国庆假期,不妨走进这座“精神之城”,在渠水潺潺中感悟初心,在太行叠翠中舒展身心,让每一份期待都不被辜负,让每一段旅程都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