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汤阴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放心药(岳乡行)

——看汤阴县如何积极推进集采药品“三进”专项行动

工作人员在城关镇卫生院查看药品采购情况(本报记者 牛思明 摄)

□本报记者 牛思明 通讯员 程素洁

“前几年买这一盒药需要24元,现在只要2.8元,报销过后才花1.68元!”9月14日,在汤阴县古贤镇瓦子岗村卫生室,高血压患者孙大娘拿着刚开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感慨道。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汤阴县各村卫生室、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已成为常态,也成为集采药品政策惠及民生真实的写照。

为切实满足群众“低价就近购药”需求,汤阴县医疗保障局以落实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政策为核心,通过构建“需求端精准摸排、供给端高效保障、管理端协同发力”的闭环体系,持续推进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三进”(进基层医疗机构、进民营医疗机构、进零售药店)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集采覆盖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用药服务。

“三进”扩围广覆盖

织密集采服务网

今年7月,依据省、市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三进”专项行动部署,汤阴县在原有机构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扩围,明确所有单体定点零售药店参与集采,新增7家单体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集采范围。自2021年起,该县已将3家县级医疗机构、10家乡镇卫生院、289个村卫生室、3家“双通道”药店、85家定点零售药店及3家民营医疗机构全部纳入集采范围,实现从药品报量、采购、配送到价格公示、医保结算等环节的闭环管理,。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汤阴县集采药品总金额达4388.1万元。其中,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集采药品金额达3225.5万元,较2022年的1511万元增长2倍多;乡镇卫生院集采药品金额达874万元;村卫生室集采药品金额达288.6万元,目前已惠及参保群众超105万人次。

“三有三不得”

确保集采药品应采尽采

在落实集采药品政策、丰富群众“药匣子”的过程中,汤阴县医疗保障局同步推行“三有三不得”(有集采产品不得使用非集采产品,有中选产品不得使用非中选产品,有价格低的非集采产品不得使用价格高的非集采产品)保障机制,确保集采药品应采尽采、应用尽用。

需求端聚焦群众慢性病、常见病及重点病种用药需求,全面梳理基层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用药清单,保障集采药品覆盖群众急需品类;供给端建立与中选药企、配送企业的动态对接机制,实时跟踪药品库存、配送时效,及时解决断供、配送延迟等问题,确保常用药、刚需药供应稳定。此外,该县还制定集采药品结余留用政策,充分激发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使用集采药品的内在动力。

“现在卫生室常备的集采药品涵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解热镇痛等品类,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我们也愿意多备货。”白营镇北陈王村卫生室负责人介绍。据统计,2025年2月至8月,汤阴县集采药品使用数量占比从65.15%提升至72.89%,在优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与使用结构、推动合理用药的同时,有效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

分层培训赋能

提升集采操作能力

“以前不懂怎么在线上进行药品报量,总担心操作出错影响采购,培训后按照步骤走,几分钟就能完成报量。”汤阴县昌升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店负责人的感受,道出了众多医药机构工作人员的心声。

近期,汤阴县医疗保障局依据《河南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三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针对县域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不同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13场次,覆盖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药剂科负责人、村卫生室村医、定点零售药店店长及业务骨干400余人次。培训内容以实用性为核心。针对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重点讲解集采药品报量技巧、线上采购平台操作、药品验收入库流程、回款流程等内容,确保基层医生会开、药房会采;针对定点零售药店和村卫生室,侧重集采专柜设置、价格公示、医保结算对接、政策解读、政策宣传等内容,指导完成“集采药品专柜”标识张贴及中选价格与销售价格双公示,方便群众识别购买。

同时,该县建立“线上答疑群”,实时解决机构在采购、结算中遇到的问题。培训后,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集采药品报量准确率从90%提升至100%,零售药店集采专区设置率达100%,真正实现“培训一次、学会一批、落地一片”。

“从24元到1.68元的药价落差,从150种到600种的品种扩容,从部分覆盖到全域100%的服务延伸,汤阴县集采药品‘三进’专项行动的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案例,都承载着民生温度。”县医疗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严格按照省、市医疗保障局要求,紧跟安阳市各批次集采药品推进节奏,动态扩容中选药品种类与供应规模,持续跟踪集采药品供应、价格、使用情况,通过常态化督导与动态调整,优先保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药店的常用药、刚需药库存充足,让更多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放心药。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