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雪 通讯员 秦健凯
晨曦微露,几声清脆的鸽鸣划破了汤阴县瓦岗镇李五屯村的宁静。9月12日,养殖户李先华的鸽场里,数千只蛋鸽正啄食新鲜粮食。
这里出产的原粮鸽蛋,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是营养佳品,更是高端餐饮市场的“抢手货”,成为李五屯村富民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李先华早年从安阳、鹤壁引进优质蛋鸽,通过科学养殖和学习技术,坚持多年繁育,所养鸽子的规模从最初的200对扩大到现在的3000多对。鸽蛋产量稳定后,他积极对接外地经销商,拓宽销售渠道。如今,他的鸽场每周可集中出售一两次鸽蛋,每次3000枚至4000枚,每枚售价约4元。
“鸽子只爱吃当年的新玉米,饲料不仅要新鲜,还要有营养。你对鸽子用心,它产的蛋才能壳亮、黄实、味香。”鸽场里飘散着玉米粉碎后的清香,李先华一边添料一边说。随着鸽蛋越来越受市场认可,他更加坚定了原粮喂养、品质经营的决心。
李先华的成功养殖经验,使他成为村里的养鸽带头人。他主动向邻里分享原粮养鸽技术,带动周边4户村民加入养鸽队伍。“李先华可是我们村特色养殖的‘领头鸽’。现在,李五屯村的鸽蛋在周边市场上已经有了名气。”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成真称赞道。
一边是特色养殖,另一边是特色种植。9月11日,瓦岗镇瓦岗村种粮大户李亮试种的600亩谷子开镰。沉甸甸的谷穗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这片丰收的田野,是李亮与乡亲们共同打造的“致富田”。
“瓦岗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种谷子。”李亮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瓦岗人,他依托家乡的自然优势,精选耐旱抗病的优质谷种,推行连片种植,既减轻了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又充分发挥了沙壤透气保墒的作用。
在种植过程中,李亮始终坚持绿色理念,采用物理防虫、秸秆还田等生态技术,坚决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种植不仅能保障品质,让消费者吃得安心,还能保护环境,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李亮说。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加入谷子种植行列,通过学习新技术,实现了增收致富,许多传统农户逐渐成长为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新农人”。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瓦岗镇副镇长郑昊坦言:“未来,瓦岗镇将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帮助农户对接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继续依托本土生态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为原粮鸽蛋、谷子种植等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以优质产品和创新经营打造瓦岗特色品牌,推动镇域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持续探索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