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走进东北务村地下交通站旧址

□姚伟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的我来到东北务村地下交通站旧址。东北务村地下交通站旧址位于安阳县白璧镇东北务村,是抗日战争时期连接太行山、冀鲁豫、冀南三大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地下交通站点,由八路军前方总部豫北办事处于1941年建立,用于掩护、接送往来于冀鲁豫和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干部,传递情报,转送军需和民用物资等,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发挥了巨大作用。

该交通站建立于日军推行“囚笼政策”和“治安强化运动”期间,是在严酷形势下构建起的隐秘地下交通线。1941年至1945年间,该交通站累计安全护送刘少奇、肖华等我党我军主要领导干部800多人次及党政军干部1万多人安全通过敌占区,无一失误。该交通站是一个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小院,主体建筑包括青砖瓦房13间及一座二层小楼,小楼为放哨观察点,院内水井设有隐蔽通道,用于紧急转移‌。

走进这座充满历史印记的院落,我仔细观看展陈的老物件、珍贵照片和文字资料,听讲解员讲述当年地下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掩护同志的故事。砖墙上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用手触摸着青砖,追忆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崇敬,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地下交通线是我党革命斗争中一道隐蔽的战线,战斗在地下交通线上的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以惊人的智慧和力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保证了地下交通的安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曾有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舍生忘死,写下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绘就了颇具豫北地域特色的英勇诗篇,演绎出一场场侠义爱国传奇。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这座院落2017年成为安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1年入选河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成为了鲜活的党史课堂、宝贵的红色资源。实地走访地下交通站,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展室内,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一个个感人泪下的故事,正是那段烽火岁月的鲜活见证,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巍巍太行记录着地下交通站的光荣历史,滔滔洹水写下了东北务村的峥嵘岁月。我通过实地参观红色遗迹,思想得到洗礼和升华,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像一块灼热的勋章,永远刻在历史的记忆中。抗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声音仍在我们耳畔回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上。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