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汤阴新闻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县纪委监委:

靶向监督“兜底” 群众幸福“有底”

□本报记者 牛思明 通讯员 孟宪敏

“你看这公示栏上,谁家领低保、困难在哪儿、每月能领多少,写得明明白白,咱心里头透亮得很。”8月25日,汤阴县瓦岗镇龙虎村的老人们坐在村委会门口的石凳上闲聊。这种“亮清单”式的公开方式,既搭起了干群互信的连心桥,又为低保政策的落地生根装上了“安全阀”,实现了政策透明、群众明白、社会放心。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建立“纪委牵头、民政主责、部门协同、镇村落实”的监督工作机制,将社会救助工作列为重点监督内容,紧盯社会救助资格认定、材料审批、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链条”监督,确保群众申请便捷、政府救助精准、部门协同高效,全力织密民生兜底“监督网”。

为破解救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难题,该县纪委监委打出监督“组合拳”,线上督促民政部门打通与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壁垒,通过信息比对、梳理筛查、平台监管“三个一批”机制,实时捕捉预警信息并分类处置;线下推动构建“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基层监督网络,详细核查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监督台账。此外,督促民政部门变“坐等申请”为“主动敲门”,指导网格员、包联干部开展政策宣讲20余场,发放宣传页1万余张,确保救助政策精准触达每一户困难家庭。

“我们充分发挥‘贴身监督’优势,通过列席会议、集中督导、驻点监督等方式,对救助政策落实、对象认定、资金管理等开展常态化监督。”该县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已开展社会救助专项督查4次,推动整改问题12个。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问题,该县纪委监委深挖彻查,一方面督促各村通过村务公示栏、民声监督微信群、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渠道,全面“晾晒”低保、特困等救助信息;另一方面紧盯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跟踪督办—反馈评价”闭环机制。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查处社会救助领域违规违纪问题3起,处理5人。

“救助资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强化与民政、审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加大对违规享受低保待遇、优亲厚友等问题的查处力度,以精准监督护航社会救助,用监督保障“兜底”,让群众幸福“有底”。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