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北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项目为王 实干为先

——北关区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新东方产业园项目现场(资料图)

□本报记者 周俊英

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到繁忙施工的建设工地,从加速推进的项目现场到承载着希望的规划蓝图……今年,北关区共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36.1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61.1%。数据的背后,折射出该区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的强劲势头,也凝聚着该区每一位新时代奋斗者的辛勤汗水。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如何让项目快速推进,该区着实下了大力气。该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建立“专业团队+专职队伍+储备库”的“1+1+1”项目谋划机制,实施县级干部分包、指挥部推进、各职能部门“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定期研判情况、加快项目建设。配合市项目建设推进中心,选派“首席服务员”入驻市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及时沟通项目建设单位和审批服务部门,加速手续办理。坚持半月一调度、一月一例会、不定期督导等机制,及时解决用地性质调整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见效。

深耕纺织服装“锦绣产业”。该区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编制产业规划、出台专项政策、成立产业联盟、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总部、打造童装强区。加快推进总投资27.58亿元的产城融合示范园、嘉鑫工业园等14个纺织服装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北京服装学院、IEA国际企业家联合会等资源,该区先后在北京、广东等地开展纺织服装专题招商活动5次。今年上半年,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纺织服装项目9个,包括天津庆弘年产6万锭精梳棉纱纺织项目、浙江淘淘猫品牌童装产业园项目、河南锦隆年产130万件童装项目、河南洪承童装生产加工基地项目等。全区规上纺织服装企业总数达24家,纺织服装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9%。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全管理”机制,全面完成豫北、诚运等现有16个纺织服装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改造,推动纺织服装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无人机产业加速“蓄势腾飞”。该区加快推进总投资16.62亿元的新蓝天实验室总部基地、低空经济产业园、5G低空示范基地等重点基础项目建设。科学绘制并优化招商图谱,先后组织参加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等,新引进无人机项目30个,全区无人机及上下游企业总数突破100家。区内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6个,低空经济总产值同比增长30%。完成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4000万元增资扩股。联合中欧碳中和验证中心,推进无人机产业园申报国际通行的NG评估认证及欧盟绿色转型贡献奖。蓝天实验室主导或参与制定全国规范性标准和行业团体标准21项,其研发的多个产品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优化升级无人机政务服务“一张网”管控平台,支撑无人机邮政快递实现常态化运营。通过实施多个低空智联创新方案项目,该区先后斩获2025年全球移动大奖“最佳移动智慧城市创新奖”和“低空经济创新十大案例城市奖”,区内企业河南云洹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也荣获“低空经济创新十大案例企业奖”。

民生城建项目“扎实推进”。目前,该区建业城云著三区、世和府北园、东麓等3个保交房项目按期顺利交付,完成向阳花园海绵化改造、北关区雨水管网提标改造等3个海绵城市项目;曙光北校等教育项目预计今年9月投入运营;安阳普惠养老指导中心、北关区老年人护理综合楼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新东方产业园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新东方产业园项目,引进智能化生产线,研发生产高档新型童装纺织产品,实现以“智改数转”重塑纺织服装产业制造基因,打造集“云工厂、智能纺织、数字供应链”于一体的三位一体产业新模式。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利税25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将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集聚发展,推动该区纺织服装产业向高质量、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项目手续已全部办结。5栋标准化厂房中,2栋正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3栋已实现首层封顶。目前已签约浙江湖州品牌童装制造企业10余家。

警航作战指挥中心项目投入应用。该区积极推动警务实战融合场景应用,高标准建成并投用警航作战指挥中心及100套无人机自动机巢设施。该中心于今年4月竣工投用,着力打造集无人机指挥作战、培训演练、装备管理、科研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警务枢纽,有力提升了区域警航实战能力与无人机产业核心竞争力,并促进成都纵横、中国通号、宏泰控飞、上海特金等一批低空管控和反制领域龙头企业相继落户该区。

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重点项目,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建设场景,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时时见证着奋进的足迹。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