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话健康)夏季警惕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程思嘉

在炎炎夏日,冰镇西瓜、凉面、溏心蛋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但你是否知道,这些看似清爽可口的食物,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健康威胁——沙门氏菌。它堪称食物界的“隐形杀手”,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数百万起感染。那么,食源性疾病的“头号杀手”沙门氏菌到底是何方神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导致全球腹泻病的四大病因之一。沙门氏菌为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命力顽强,在适宜环境下能快速繁殖。它们偏好潮湿,喜欢温度介于5℃~46℃的环境,尤其在20℃~37℃时生长最为活跃。从生肉、禽蛋、乳制品到新鲜果蔬,这些日常食物都可能成为沙门氏菌的“温床”,而且被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肉眼不可察,让人防不胜防。沙门氏菌会在肠道内黏附,侵袭上皮细胞,释放内毒素,引发炎症反应。

那么,感染沙门氏菌后有何症状?最常见的是急性肠胃炎,症状通常在摄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6小时至72小时出现,患者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腹泻物多为水样便,严重时可能带血,病程持续2天至7天。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沙门氏菌感染,关键在于把好“病从口入”这道关。一是食品原料清洗彻底,清洗后妥善放置。二是生熟分开,注重厨房卫生,加工生熟食品的砧板、刀具等分开使用与存放,避免交叉污染。三是加工存储设备如搅拌机、烘烤箱、消毒柜、冰箱等,要清洁消毒到位。四是食物要煮熟、煮透,烹饪大块肉类食品和冰箱存放食物再加热时,食品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五是正确存放食物,需低温储存的食物及时储存在冰箱中,包紧包严,防止如鸡蛋等表面携带病菌的食材对冰箱内其他食物造成污染。

除了家庭防护,还需关注外出就餐的食品安全。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凉拌菜及街头无证摊贩的食物。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应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沙拉、生鱼片等风险较高的食品。沙门氏菌虽然危险,但只要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从厨房到餐桌,从个人卫生到食品安全监管,每一个环节的重视都是对健康的守护。保持警惕,科学防范,让“隐形杀手”无处遁形。

(作者系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技师)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