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内黄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田野课堂”书写青春答卷

——内黄县乡村振兴一线青年志愿者群像素描

□本报记者 王 璐

盛夏时节,豫北内黄,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汇聚。自2004年河南省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以来,内黄县积极响应号召,先后迎来140余名高校学子扎根基层。

如今,21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乡村教育、治理、建设和青年工作前沿,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7月11日,记者带您走近他们的“田野课堂”,感受“青春”如何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答卷。

坚实后盾:让“青春”扎得下、长得旺

要让“青春”的种子在基层沃土深深扎根,稳固的“后方”至关重要。

“经费保障是‘定心丸’。”共青团内黄县委书记董化北说,“内黄县项目办积极奔走协调省级与县级财政资源,确保专项经费足额到位。志愿者的社保费用按时缴纳、生活补贴精准发放,让他们安心投身乡村热土。” 正是这条从未间断的“保障线”,让志愿者少了后顾之忧。

“我们启动志愿者成长成才计划,希望这里能成为志愿者的‘第二故乡’。通过每月组织开展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志愿服务实践以及法治宣传等活动,引导他们在内黄多学、多走、多看,不断汲取养分、丰富阅历。7月10日,我们为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办了个特别的毕业礼,让他们讲述两年‘田野实践课’的答卷。” 董化北介绍。记者看到他手机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褪去青涩,自信满满,眉宇间是“脚下有泥、手中有招、心中有光”的从容,这是乡村热土赋予他们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更打动人心的是宣传的力量。董化北点开“内黄青年”公众号的“我在内黄‘志’青春”专栏向记者展示:“这些故事,都是从志愿者手机里、笔尖下流淌出来的真实感动。我们相信,微光能吸引微光。”如今,这些鲜活的基层故事已“飞”出内黄县,3位志愿者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榜样的光芒正在召唤更多“青春”奔赴山海。

星火闪耀:三重奏鸣曲里的乡村光热

在内黄县广阔的乡村舞台上,无数“青春星火”熠熠生辉。志愿者石鏖雨、王艺炜与祁阳滑的故事,恰似三束不同光谱却同样璀璨的光芒,交织出青春奉献的华彩乐章。

谈到两年前刚踏入内黄县中召镇党政办时,石鏖雨毫不讳言自己是信息写作的“白纸”:“第一篇信息被改得面目全非。”他逼着自己到田间地头找素材,笔下的“闪光点”终被河南党建、大象网等省级平台刊载。接听群众热线时,他通过高效的沟通本领,在政策与民生之间搭起信任的桥梁。转战土地所后,他更深刻体会到基层的分量。有一次,当发现村民未备案便动工修建养殖场,他火速测绘确认合规,主动协助完成备案,及时避免村民重大损失。从“意气白纸”到镇先进工作者,他在挫折中领悟,担当是为群众的期盼给出最赤诚的回答。

2023年8月,王艺炜的身影出现在内黄县田氏镇民政所。“民情日记本”中记载着两年来她经手办理的63份低保申请,帮3名孤儿筑起生活“堡垒”……在妇联岗位上,她以女性的细腻激活乡村“她力量”:“爱心妈妈”项目为20名留守儿童找到温暖港湾,每周电话慰问、每月家访陪伴,用爱填补童年拼图;“心愿工程”点亮孩子的新书包梦想;“两癌”救助行动中,她为患病妇女奔走,见证希望之火重燃。她说:“700多天,日记本写满了,心也更暖了。”

2023年盛夏,在内黄县高堤乡纪委办公室,祁阳滑将“守底线”刻入骨髓——伏案整理卷宗时逐页核对的专注,卫河巡堤时在烈日下记录破坏痕迹的汗水,都在诉说着“纪律监督就是守护民生”的深意。兼任团委干事后,他化身青年“织网人”,百余份团关系转接的精准处理,走村入户寻回“失联”团员的执着,带领青年志愿者走街串巷开展反诈宣传,用乡音土语守护百姓“钱袋子”。转战党政办后,他执笔为犁深耕宣传阵地,在田间地头捕捉的鲜活素材化作《争上“乡村光荣榜”》的动人篇章。社保所窗口缺人手时,他主动顶上。“帮老人核发养老金,一次次给他们讲政策,虽然烦琐,但当他们说‘孩子你可帮了大忙’,那种满足感太真实了!”祁阳滑笑着说。

聚力前行:构建青春成长“生态圈”

石鏖雨在田间地头捕捉“闪光点”,王艺炜的“民情日记本”写满温度,祁阳滑用乡音土语守护百姓“钱袋子”……在内黄县广阔的乡野画卷上,这些年轻的身影正一笔一画勾勒着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向阳生长的动人图景。

如何让这片沃土滋养更多青春梦想?共青团内黄县委已擘画出清晰路径:聚焦青年成长“全周期”,精耕细作“培训—管理—保障—激励”全链条,让基层真正成为锻造人才的“大熔炉”与“加油站”;持续擦亮“青”字号品牌,让石鏖雨、王艺炜、祁阳滑等大学生的故事成为志愿服务的“内黄样本”,释放更强的示范引力波。青年盼什么,服务就跟进什么,围绕思想引领、成长护航、建功立业核心需求,靶向发力,同时拓宽实践舞台,畅通返乡创业路,赋能技能提升,织密身心健康关爱网,构建青年成长“生态雨林”。珍视志愿者在田间地头、服务窗口积累的“沾泥土”“带露珠”的宝贵经验,将其转化为驱动全县共青团工作升级跃迁的强劲引擎。

“为党育人的初心,我们始终铭记。”董化北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将继续当好桥梁纽带,凝聚全县青年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黄实践中争当先锋队,让青春的绚烂之花,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