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我市2025年“6·15”防范非法金融集中宣传日活动侧记

银行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防诈骗知识(本报记者 牛 静 摄)

□本报记者 张璐

“阿姨,看到这种高息理财宣传册上写的收益率超过6%就要提高警惕了!”6月15日9时,安阳博物馆南广场人头攒动,我市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2025年“6·15”防范非法金融集中宣传日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各县(市、区)同步设立分会场,全市上下联动,掀起金融安全知识普及热潮。

本次活动是全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提升公众对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辨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活动重点宣传非法金融活动的违法性、危害性及典型手段,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记者在市级主会场看到,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市政府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各金融机构纷纷设立展台。各单位结合行业特色,准备了宣传展板、宣传品和宣传页等,详细介绍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非法证券期货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表现形式和防范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并向市民发放了印有防范金融诈骗宣传语的扇子、零钱包、纸巾等宣传品。

“非法金融活动往往打着高收益、低风险的幌子,大家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浦发银行安阳分行党支部书记杨高峰耐心地向群众讲解。市民李兰芝接过宣传册说:“以前总听说有人被骗,今天听了专业人士的讲解才知道如何辨别,真是受益匪浅!”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银行工作人员向群众普及防范银行卡盗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知识,保险机构重点宣传防范以“保单升级”“全额退保”等名义实施的金融诈骗,证券机构则讲解非法荐股、操纵市场等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危害。

“这些骗子太可恨了!我们老年人攒点钱不容易,得多学点防骗知识。”市民王大爷一边看宣传页,一边向周围人分享心得。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荣文希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亮点多多,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市级主会场联合16家成员单位及30家金融机构形成宣传合力;二是创新形式载体,除传统展板、宣传手册外,还开展点亮“千屏万幕”活动,利用广场大屏幕、公交车移动电视等媒介宣传,部分县(市、区)组织了知识答题、顺口溜接力等互动活动;三是突出精准宣传,针对养老、投融资等高发领域及老年群体开展“一对一”风险提示和案例讲解。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提升公众认知水平,帮助群众识别‘高额返利’‘养老理财’等常见陷阱;二是营造社会共治氛围,鼓励群众举报非法集资线索;三是提升监管效能,结合宣传开展风险排查,从源头遏制非法集资隐患。”荣文希说。

据悉,本次活动覆盖超10万人次,发放资料超5万份,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切实降低非法集资案件的发生率。

时至中午,仍有不少市民在各展位前驻足咨询。阳光下,一块块展板、一份份手册、一句句叮嘱,共同织就守护群众金融安全的防护网。这场从清晨持续到中午的宣传活动,激发了全民参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热情,为古都安阳筑起金融安全的坚实屏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