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滑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业务培训锤炼基层服务“硬本领”

□本报记者 姚晏宏 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王金莹 李一鸣

“培训课堂上理论与实操结合,全是干货!现在我们办理业务的效率提高不少。”6月17日,白道口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顾捷一边展示近期办结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构建常态化业务培训体系,通过“靶向授课+实战练兵”双轮驱动,推动全县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实现跃升。

精准滴灌,全业务链条培训矩阵成形

该局组织的培训聚焦就业创业核心业务,形成覆盖登记、认定、服务、补贴等全链条课程体系。培训中,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的系统操作规范、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的识别标准、城镇新增就业信息采集等12项重点业务被拆解为可视化流程。

业务骨干还以“案例沙盘”的形式还原工作场景。如针对失业登记中“人户分离”信息核查的难题,通过沉浸式现场演示,带领大家从平台登录入口开始,逐步完成各项操作,使参训人员熟练掌握“社保+工商法人信息”跨部门数据比对的验证方法。

互动赋能,从“单向输出”到“实战破题”

“如何界定符合开业补贴的人员?”高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所长贺岩抛出问题。培训讲师随即进行了解答:“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返乡的农民工、退役军人。需要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5年之内,且最近连续6个月经营收入流水在5000元以上。”

这种“问题导入+现场解疑”的互动交流模式贯穿培训的全过程。参训人员围绕开业补贴申报材料审核、人力资源许可办理要件等难点、堵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加深大家对业务知识的理解。

机制保障,构建学习成果转化闭环

“就业创业工作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基层工作人员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环,业务办理的质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服务升级的起点。”该局人才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吕胜战说,“我们建立了‘下沉基层’制度,安排业务骨干下沉到基层开展业务指导,让实践经验与政策理论深度碰撞,培养出既懂基层实情又通顶层设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提升整体行政效能注入新动能。”

“我们将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同时强化学习成果转化,将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主动担当作为,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该局党组成员朱腾军表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