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光远新材电子材料产业园项目:

微米里藏着啥奥秘?(聚焦“两高四着力” 同频共振谱新篇丨奋战二季度 确保“双过半”)

光远新材准备车间内,工人在机器旁落轴作业

□本报记者 申昕 文/图

4微米到底有多细?一根直径4微米的电子纱线能有啥用?6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林州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光远新材电子材料产业园,探寻微米世界的奥秘。

记者走进河南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远新材)准备车间,看到电子纱架密密排布,5台新型整浆联合机高速运转,工人在机器旁落轴作业,将细若蛛丝的电子纱整理出经线后,做上浆梳理,经数道工序,最终织成薄如蝉翼的电子布。

“这里的每根电子纱直径仅有4微米,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车间内,光远新材行政后勤部职工崔榕告诉记者,这一根根超细的电子纱织成一卷卷密实的电子布,再制成一块块精密的印刷电路板。小到计算器、手机,大到军工、航天都要用到印刷电路板,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

“从9微米电子纱到4微米电子纱,从普通电子纱到低介电子纱,我们不断攻克核心技术,奋力打破行业壁垒。”光远新材行政总监赵武全介绍,低介电子纱相比普通电子纱,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特性,产品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新一代通信基站、大型计算机、航空航天、芯片封装等领域,能有效缩减信号传输的延迟与损耗,电信号传输速度更快、传输损耗更小,特别适合用作高频通信用材料。

“电子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8亿元,主要包括年产1亿米高性能电子布和5G用低介电玻璃纤维两条生产线,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5G用高性能电子玻纤产业化示范基地。”光远新材副总经理李海鹏说。

追“新”逐“质”,光远新材脚步不歇。一周前,光远新材电子材料产业园低介电三线项目成功点火,这是今年从光远新材传出的第三次捷报:1月6日,低介电首条产线点火投产;2月15日,低介电二线点火成功;低介电三线点火,创下产线投产的新速度。如今,光远新材已成为国内领先研制成功5G用低介电子玻纤及制品的企业,实现了低介电玻纤产品的稳定量产和国产替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