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铁西路街道文源社区:

城市社区合伙人增强群众幸福感

□本报记者 申昕

3月6日8时,在殷都区铁一北路,66岁的徐玉芳拎着购物篮走向位于铁西路街道文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市供销社站点。货架上,本地农户直供的西红柿泛着露水,青椒、白菜码得整整齐齐。

“菜市场里大白菜8毛一斤,这儿只要4毛钱,鸡蛋也比外面便宜,我们总来这儿买菜。”徐玉芳一边熟练地拣选着需要的蔬菜,一边同街坊邻居打招呼,“离家近、还便宜,更重要的是在这儿消费等于是给社区做贡献呢!”

为啥买菜还能给社区做贡献?

原来,这个供销社站点不仅是附近居民的便民超市,还是文源社区签约的城市社区合伙人,一方面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买到平价放心的生活物资;另一方面承诺将每月营业额的15%投入社区公益活动基金,为更好服务社区居民提供物质保障。

“我们社区党总支去年8月启动了城市社区合伙人计划,共有家政服务、公益服务、法律服务、医疗服务四大类合伙人,与79家团体、57人签订了合约书,其中包括市级医院、学校、水务公司、燃气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以‘公益+低偿+市场’方式为居民提供专业化、品质化的社区服务。”文源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红霞对记者说。

赵霞律师是文源社区的一名城市社区合伙人,她的工作室在文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工作时间大门敞开,无偿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普法宣传等服务,用她自己的话说:“能够尽己所能帮助大家,我感到很快乐。”

过去一年中,文源社区的各类活动丰富又热闹,义诊活动、政策宣讲、向环卫工无偿提供100份蛋糕礼盒、重阳节为辖区老年人表演折子戏……处处可见城市社区合伙人的身影。

“过去总说‘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现在我们学会‘精准装筐’。”赵红霞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以资源共建共享作为桥梁和纽带,积极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落地,真正提升城市社区合伙人的影响力,将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辖区群众的幸福感更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