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凡)2月15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开启。3名分别来自经济界、社会科学界、民主党派的市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转化等话题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履职心声。
“今年,我带来的是《关于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提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居家养老因符合传统观念、能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等优势,成为了多数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首选,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架构搭建、组织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相关部门对照已出台文件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努力和付出带来的好处。”市政协委员王志华说。
“老百姓最上心的事就是最值得我关注的事。我这次带来的是《关于加强改善小学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朱颖说,“二孩政策放开以来,许多家庭都面临着孩子入托、入园、上学等种种问题。经过一年来的调研,我发现很多孩子上学之后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上厕所难,希望能够继续加强我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内厕所建设,解决孩子们实实在在的困难,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后,我会继续关注午托、加餐、校车等问题,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过去一年,我市开展了‘院校成果安阳行’‘科技成果直通车’等一系列活动,实行了‘政企双聘、政聘企用’等招才引智模式,通过‘双中心模式’,实现了‘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促成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市政协委员张小丽表示,下一步,希望我市在技术需求、平台支撑、政策保障等方面同时发力,做到创新资源精准匹配、成果转化渠道畅通、载体平台支撑得力、人才资金服务到位,借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之大势,吸引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在我市汇聚,推动科研、产业与市场高效衔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创造潜能,构建起高效技术转移转化体系,让科技成果“转得出”“接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