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多业态融合开辟民宿新赛道

——访市政协委员王利红(委员专访)

□本报记者 李慧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民宿已不仅仅是旅途中的驿站,更成为文化体验的入口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拥有殷墟、甲骨文、红旗渠等世界级文化IP,为民宿业态创新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2月1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政协委员王利红说。

今年,王利红带来了《关于推动安阳市民宿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提案》。她说,根据市民宿协会调研,全市80%的民宿经营项目仍以住宿餐饮为主,二次消费收入占比普遍低于20%,文化主题民宿占比不高,真正实现沉浸式文化体验的不足15%。民宿业态同质化、文化符号表浅化等问题较为突出,急需通过多业态融合开辟新赛道。

王利红建议,要强化“民宿+”措施,推进民宿业态与农业、文化、科技、教育、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催生“农业+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康养”等复合型新业态,提升民宿附加值与竞争力。要开展“民宿+非遗活化”深度文旅融合,在殷墟保护区外围打造“甲骨文主题民宿聚落”,构建“民宿+甲骨学堂+青铜器工坊+商代乐舞体验”产业链,将静态展示转化为参与式文化消费。同时,实施“民宿+工业遗产”创意转化实践,对豫北纱厂等工业遗址进行民宿化改造,保留工业建筑肌理,植入现代艺术元素,打造集工业遗产酒店、文创市集、话剧工坊于一体的城市更新样本,盘活存量资产,塑造城市文旅新地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