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要更加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拓展学纪的‘深度’,强化执纪的‘力度’、体现用纪的‘温度’,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近日,十二届市纪委五次全会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要一以贯之加强纪律建设,在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经常抓、反复抓,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心中的标尺清晰,行动才能得到校准,只有学深悟透,才能行稳致远。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要突出纪律教育重点对象,紧盯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等重点群体,实行全覆盖、专题化、针对性纪律学习培训。要推进纪律教育方式创新,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用好用活领导领学、专题研讨、讲纪律党课等方式,强化示范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德、说纪、说法、说责,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警示。
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不放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坚持抓早抓小,精准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咬耳扯袖,关键时刻猛击一掌,及时将“触线”干部拉回正轨。坚持宽严相济、精准得当,完善精准规范问责机制,认真落实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问责案件提级审核、质量评查要求,有效防止和纠正问责不力、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
刚柔并济方能彰显执纪力度温度。“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管好用活,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把握“三个效果”,抓住重点、优化结构,进一步发挥教育警醒、惩戒挽救和惩治震慑全链条设防作用,编发指导性案例,组织专题研讨,推动解决不敢区分、不善区分问题。要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严格执纪执法与正确运用政策统一起来,用好澄清正名、容错纠错、暖心回访等关爱举措,树立激浊扬清导向,发挥监督执纪正向效应。
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保持严的基调,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阳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