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守护群众“钱袋子” 过好平安幸福年

本报讯 (记者 许美美)春节期间,银行、理财公司纷纷推出春节理财攻略,上架“春节档”理财产品,部分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2月5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网点看到,办理金融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不少网点出现排队现象。

“我想把辛苦一年挣的钱存起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产品。”市民李先生说。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定期存款外,银行近期推荐的产品多为现金管理类产品和中短期固收类理财产品,以“稳”为主要特征,主打短期、灵活性强、稳健,风险等级以中低风险(R2)和低风险(R1)为主。

面对群众的理财需求,中国农业银行安阳彰德支行客服经理刘师瑜表示,投资者购买春节专属理财产品时,一是应充分了解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等级,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二是春节专属理财产品往往投资期限较短,要根据资金安排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三是购买理财产品前应认真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如费用、收益分配、投资限制等;四是应客观评估自己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五是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刚刚拿到公司年终奖的何女士想咨询一下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在认真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她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收益越高越好,金融骗局离我们很远,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身边就有这么多‘坑’。以后我可得长点心,不能上当!”

中国农业银行安阳彰德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岁末年初是各种金融诈骗的高发时期,广大市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一定要警惕非法金融的套路,珍惜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要防范非法集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警惕那些号称“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以及打着科技创新、数字藏品等幌子的非法集资骗局。

据了解,为守好消费者的“钱袋子”,我市多家金融机构利用各网点开展防范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页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宣传,为消费者筑起一道金融安全防线,让大家过一个安心祥和的春节。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