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坤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自觉把人社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贡献人社力量。”1月3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晓东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守底线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促进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重要基础,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减负稳岗。持续优化“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牵头组织30场以上“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稳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转移就业规模。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持续擦亮“就业直通车”“直播带岗”特色品牌,推进“智慧就业”信息化系统向高校和基层延伸对接,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让更多群众就好业、创成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促进劳动者技能增收、技能致富。
二是建设更加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解民生难题,稳步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政策。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实施社保扩面行动。建成8家红旗渠精神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深化居民服务“一卡通”,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持续强化基金监管,筑牢“四位一体”防控体系,强化“四防”协同,构建市级数据共享比对机制,全面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三是实施更加精准务实的人才引培行动。聚焦我市人才需求和省定任务要求,深入推进“洹泉涌流”、“一岗一房”、“3+23”政策、高层次人才“1+23”政策落实,切实提升政策质效,努力实现第二个“313·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为企业开发岗位3万个以上,引进各类人才1万人以上,入库三类人才3000人)。优化升级人才服务,全方位、全链条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人才与产业高度融合。加大“项目+人才”、高尖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大力开展招引博士后攻坚行动,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的人员入站工作。深化人才评价开发领域改革,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加大对基层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倾斜力度,畅通优秀企业家“直通车”。
四是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坚持把防范化解劳动就业领域风险作为重大任务,着力强化源头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欠薪源头治理长效机制全覆盖、实运转,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行动,全面加强欠薪问题治理,着力将欠薪问题化解在基层一线、化解在当地。加强劳动权益保护,改善劳动者就业条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分配改革,持续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力争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