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杉 文/图
紧邻南林高速公路水冶收费站出口有一座新能源物流服务区。这个服务区的“新”不仅体现在能满足新能源重卡的快充,而且即将增设的换电服务也将推动新能源机械迭代。
服务区提供哪些服务?如何运营、管理?对减排降碳又有什么好处?答案就在企业、个人和政府细算的“三本账”里。
“经济账”
每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400万元
1月7日16时,安阳中联新能源物流服务区里,100台充电桩依次排开,新能源重卡往来穿梭,快速“补能”。
2019年,安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阳中联)在推进技术改造的同时,与运输公司签订协议,推进新能源车辆更新替代。到2023年年底,厂区、矿区内部及外部服务车辆共849辆柴油车全部“焕新”。
“没有配套设施,新能源车始终跑不远。”安阳中联党委副书记杨振宇说,在“双碳”背景和我市支持下,2024年,安阳中联投建并运营了新能源物流服务区。
“硬件”建起来了,“软服务”也得跟上。“我们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在公司总部设置了运行维护总监,每台充电桩还明确了管理责任人、监督人,保证充电设备高效、便捷使用。”杨振宇介绍,服务区还将增设换电站,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快速换电。
“只有不断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杨振宇算了一笔经济账:以砂石骨料为例,安阳中联使用新能源车辆每天发运2万吨计算,每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400万元。杨振宇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市场化、智能化、多元化要求建设新型服务区,打造一站式“司机之家”。
“民生账”
新能源车能节省一半成本
在服务区,安阳市亿搏运输有限公司司机马江提枪充电,“快充大约需要1个小时,电量‘满格’情况下能跑300多公里,解决了中短途续航问题。”
马江主要跑安阳到内黄这段路程,发运砂石骨料。他算了一本民生账:柴油重卡百公里耗能35升左右,算下来每公里花费2.6元;新能源重卡百公里耗能150千瓦时,每公里花费1.2元,成本大约是柴油重卡的一半。而且随着技术的升级,在维修、保养上,新能源车辆每年也能省下五六千元的费用。
“新能源重卡不仅运输成本更低,而且开起来动力足,坐在驾驶室里感到很舒适、安全。”去年6月,马江更换了陕汽新能源重卡,并申报享受了奖补资金。
“安阳中联内部生产和外部服务的车辆都能用充电积分抵扣电费,将来还能用积分享受车辆保养、服务区住宿和餐饮等服务。另外,微信小程序还能查询附近充电桩、一键预约充电,给司机带来了方便和实惠。”马江说,安阳中联还通过新能源车辆优先装卸货料、给予价格补贴等措施,鼓励运输主体更新替代新能源车辆,最大限度让利优惠,形成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账”
氮氧化物下降率位居全省第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24年,我市积极推动移动源新能源更新替代,印发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和纯电动重卡资金奖补办法,强化路权、事权支持,推进钢铁、焦化、火电、水泥等8个重点行业清洁运输,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运输主体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支持企业开展充(换)电配套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新增新能源重卡1611辆。
从一张减排“成绩单”看我市推广应用新能源重卡的成效。经测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市氮氧化物浓度同比下降19.2%,下降率位居全省第二,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五,柴油重卡使用量大幅下降,有效削减了氮氧化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2025年,我市将按照不少于2000辆目标任务,加大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力度,用好财政奖补政策,进一步优化路权、事权,拓宽应用场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市生态环境局三级调研员高航说。
1月6日,省政府出台一季度“开门红”28条政策措施,其中在助企惠企方面,2025年对通行全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7折通行费优惠。未来,新能源重卡将跑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