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思明 通讯员 孟宪敏
“真没想到,将来我们还能有这么多的集体收益!”1月13日,在汤阴县纪委监委牵头的村集体机动地整治问题排查工作结束后,五陵镇东小章村党支部书记肖敬德感慨地说。
曾经的东小章村村集体机动地管理混乱,集体收益微薄,因“地”产生的群众信访矛盾问题比较突出。去年4月以来,县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机动地整治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关键“小切口”,全力推动整治工作开展。
东小章村通过县纪委监委开发的农村集体土地监督管理大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录入、卫星图片和大数据比对等方式进行核验,让集体和村民对土地性质和使用情况一目了然。经过细致排查,发现村里有21亩集体土地存在承包费用低、承包期限长的问题。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东小章村重新规范了这21亩土地的承包合同,将承包费从原来的每亩每年150元提高到700元,承包期限由15年缩短为3年。仅2024年,就收缴承包费1.47万元,“迟到”的集体资金收益终于“失而复得”。
据了解,目前全县10个镇已完成录入土地 17.3万余亩,占全县集体土地总数近 96%;对5877亩集体土地进行了权属调整,收回承包费438万余元。在工作中,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集体土地方面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截至目前,共查处相关问题26件,批评教育和处理4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4人。
“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已收回的土地合理利用,让整治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反弹,为农村的稳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