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亚杰)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2024年,龙安区民政局通过构建巡访网络、深入开展巡访活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等多项举措,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确保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
“我们高度重视特困人员巡访工作,始终将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任务抓好抓实。这首先体现在我们构建了完善的巡访网络,为巡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1月4日,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顾伟介绍,该局建立了专门的巡访工作小组,由局领导挂帅,统筹协调各个环节工作。巡访工作小组按照制订的详细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巡访活动。
区民政局负责整体规划和指导,各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各村(社区)组织人员配合参与。通过有效整合资源,龙安区构建起区、乡、村三级巡访网络,责任层层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完善的巡访网络为巡访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由于特困人员居住分散、呈点状分布,开展巡访活动需要逐户逐人走访,才能实现巡访全覆盖、人员无遗漏,而这需要巡访人员保持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马投涧镇特困人员袁同喜曾接受过民政人员的巡访。1月4日,提起对巡访人员的印象,他有些激动地说:“工作人员做得太到位了!对我非常关心,问我吃、住、穿哪里还有不妥的地方,身体有没有毛病,看病吃药方便不方便。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觉得暖暖的。”
确保巡访高质量、有实效,巡访人员通过与受访对象的详细交谈掌握基本信息、进行精准判断是关键。在巡访活动中,巡访人员通过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受访特困人员的生活状况以及需求。针对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特困人员,巡访人员会重点关注其日常照料及健康状况,聚焦“是否有专人护理”“是否能按时就医服药”等。对于一些患病的特困人员,巡访人员还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医疗帮助。
全面深入的巡访使区民政局精准掌握了每一名特困人员的实际情况,为后续实施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措施奠定了基础。
通过贴心服务解决受访特困人员的实际困难,这是开展巡访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特困人员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这为每次的巡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区民政局根据受访对象的实际情况提前准备,提供精准服务。“生活物资短缺的,我们会送上米、面、油和衣物、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居住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比如房屋破旧、电气线路老化等,我们会联系住建、电力等部门进行维修改造。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我们会和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简化办事流程,加快救助审批进度,确保受访人员及时享受到医疗救助政策,并且会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及健康指导。”顾伟介绍。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困人员自身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区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及时作出反应,适时调整措施,使特困人员能得到最新的、适合当下状况的帮扶救助。动态化管理模式确保了特困人员救助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2024年,区民政局共走访分散特困人员538名,精准措施、贴心服务让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区民政局分管社会救助工作的副局长任文超说:“新的一年,我们将依据有关规定推进认定、跟进服务,不断完善各项举措,进一步提升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