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通讯员 杨艳林
损坏的健身器材被换掉了,居民小区“飞线充电”得到了解决,市民可以在游泳池放心游泳了……这是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后带来的变化。2024年,林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以检察能动履职助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健身器材“大体检”
守护群众健身安全
2023年12月,部分志愿者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向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反映,该市体育场部分健身器材损坏,没有及时维修更换,居民健身锻炼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立即调查核实,对该市20余处设有室外健身器材的场所进行走访调查。2024年1月11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行政监管部门代表、人民监督员和“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参加,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共商解决方案,并依法向该市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
行政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室外健身器材进行全面排查,并对配备、损坏情况建卡存档,投入资金12万余元,更换损坏或超过使用期限的健身器材9套,维修加固48套,同时还完善了室外公共场所健身器材管理办法,加强落实日常监管。
专项监督游泳池
助力群众放心游
林州市有多家游泳场所,水质安全是市民关心的大问题。2024年6月,林州市人民检察院走访调查时发现,有多家游泳场所池水浑浊、检测记录不全、存在事后补录等卫生管理不规范问题。
2024年7月15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调查。2024年7月23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向林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出检察建议。林州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13家游泳场所进行检查,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委托林州市疾控中心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督促游泳场所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净化消毒等设施设备,按时开展消毒、通风和保洁工作,做好日常消毒、池水更换和卫生检查等记录,确保游泳场所和游泳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督促游泳场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持通风换气,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4年9月25日,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对游泳场所安全问题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技术人员对游泳池水质再次检测,检测结果为水质符合标准,检察建议内容已全部整改到位,市民可以放心游。
紧盯小区电动车
安全整改不放松
2024年,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过程中发现,林州市桂园街道、振林街道、龙山街道辖区内部分小区住户消防安全意识较差,不同程度存在飞线充电、楼道停放电动车、消防车通道停放机动车等问题,消防安全隐患较大。林州市人民检察院向三个街道制发了检察建议。
三个街道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电动车专项整治,督促村(社区)与小区业主、物业公司沟通,增加电动车棚和充电设施,有效改善了住宅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设施环境,为解决楼道停放电动车、消防车通道停放机动车和登高操作场地停放电动车等消防安全问题提供了基础保障。针对“飞线充电”问题,三个街道在指导各村(社区)完成充电设施基础整改后,分别采取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与小区业主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督促物业公司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等措施。
在此基础上,各街道以检察院检察建议为基础,对辖区内其他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建立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台账,对消防安全隐患采取及时、限时整改等措施;明确消防管理主体责任,联合消防救援大队、派出所,结合行业主管单位依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林州市人民检察院还积极解决农民工薪资拖欠问题,督促健康证规范办理,开展口腔门诊辐射诊疗安全调查,严查过度医疗套取医保基金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