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蕴真
“河南安阳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浩宇农庄内,伴随着阵阵香气,一个个‘阳光馒头’制成出笼,被送往附近的社区售卖……”2024年12月,“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团、《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聚焦安阳残疾人事业发展,密集报道了“阳光馒头”项目。
小小的“阳光馒头”缘何如此引人注目?从记者连日来的采访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这‘阳光馒头’有天然的麦香,口感劲道,好吃又健康。我不仅自己经常买着吃,还推荐给了亲戚朋友。”2024年12月30日,文峰区(高新区)峨嵋大街街道广顺社区致中苑居民王大姐下班回来,顺便在小区门口张纪英的“阳光馒头”销售摊点买了一袋馒头。
“我们的 ‘阳光馒头’真材实料,用的是纯石磨全麦面粉、老酵子发酵,很多人尝过一次之后,就成为我们的老顾客了。”正在招呼顾客的“阳光馒头”销售摊点摊主张纪英说话底气十足。
张纪英因为一场意外双手残疾,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广顺社区为她牵线搭桥,爱心企业免费送给她销售车并送货上门,帮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从书香雅居家中走到致中苑馒头销售点只有几分钟。我每天下午从4点半出摊到7点半收摊,工作3个小时,冬天天冷人少,能卖30袋馒头,保底收入20元,既不耽误接送孩子,又有了一份稳定收入,感觉挺不错的。”张纪英高兴地说。
“阳光馒头”销售摊点由河南省省级农村扶贫助残基地浩宇农庄推出,旨在帮助残疾人就业。“2016年,有个公益组织来农庄开展残疾人联谊活动,得知他们主要靠社会捐助来帮助残疾人时,我就想出份力,于是拿出农庄的石磨全麦馒头这个拳头产品,创建了‘阳光馒头’项目,帮助残疾人就业,希望这些帮助可以像阳光一样温暖残疾人朋友,也照亮帮助残疾人的每一个人。”安阳市浩宇商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向东谈起创建“阳光馒头”项目的初衷。
“阳光馒头”项目用的是浩宇农庄自己种植的小麦,采用石磨面粉机低温低速研磨工艺,标准化规范生产,不添加增白剂等化学成分,确保产品的天然健康和品质。从生产运输到摊点售卖,残疾人全程参与,在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原生态的健康馒头。目前,浩宇农庄已推出12个“阳光馒头”销售摊点,分布在文峰区、殷都区、北关区等居民小区,独具特色的殷商文化装饰风格的销售车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感受到安阳这座城市的温暖。
“我们在普通全麦馒头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文化、风俗推出了‘面羊’、甲骨文‘福气满满’文创系列馒头,很受群众欢迎。目前,我们已接收社会捐赠销售车辆50台,帮助数十名残疾人朋友实现就业。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话,未来,‘阳光馒头’项目有望带动我市3600名残疾人就业,真正实现一个馒头温暖一座城市。”付向东说。
专家表示,残疾人参与“阳光馒头”项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价值感,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残疾人就业的范例。
最近,鹤壁等地残联陆续来浩宇农庄参观考察,了解“阳光馒头”项目运行模式。浩宇农庄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提供技术等支持,形成多方合作、互联互动,助力慈善助残从“输血”帮扶走向自主“造血”,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