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婧瑜)11月29日上午,安阳县“一爱双师”结对帮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留守儿童活动在安东第一实验学校举行。县妇联、县教育局、团县委等部门对全县32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照亮困境儿童和家庭的未来。
一声“爱心妈妈”是一份责任,更是孩子们心中温暖的火种;一名“心理导师”就是照亮迷雾中孩子心灵的灯塔;一次“成长导师”的沟通能帮孩子们推开看外界的窗,实现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共同成长……活动中,“爱心妈妈”“心理导师”“成长导师”代表逐一讲述她们在帮扶过程中和孩子们温暖相守的故事,用真情和爱诠释“一爱双师”的意义。
今年5月,安阳县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爱双师”帮扶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常态化工作机制,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县妇联、县教育局等12个部门联动,从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从教育系统选聘“心理导师”志愿者,从大学生中选出“成长导师”志愿者,从县司法系统招募“律师妈妈”,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多对一”结对帮扶。
“在第一批,我们完成了对辖区内200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帮扶,成效显著。这次我们将延续‘一爱双师’帮扶的经验和做法,对民政系统中32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浓厚氛围。”安阳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秦艳珍介绍,活动同步开展送文具、送书籍、送讲座、送研学、送关怀等工作,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留守儿童开展全方位的关爱帮扶,全力护航他们健康成长。
活动现场还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留守儿童代表送上了崭新的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孩子们兴奋地展示分享礼物。“刚才听到高年级的姐姐分享‘心理导师’对她的帮助,我们都可羡慕了。以后我也要有‘爱心妈妈’了,可以打电话说说心里话,真好。”现场一名受助儿童开心地说。
“一爱双师”结对帮扶活动本质是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运行半年以来,已成为安阳县一个社会支持、群众满意的公益品牌。这次活动是一次有效延伸,也是在以更多实践打磨这一品牌,开创出更有情感温度、更有地域特色、更具关爱实效的做法,服务困难儿童和家庭。
安阳县委副书记何国峰表示,各相关部门要精心谋划,从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儿童需求、规范服务体系、健全档案信息等多方面提升帮扶质效;受助儿童也要饮水思源,树立远大志向,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用优良的品德塑造人生。与此同时,“一爱双师”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推动、各方配合,在全县形成党委和政府重视支持、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家庭支持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