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美美 文/图
12月4日,在位于安阳县(示范区)的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力新能源)生产车间,自动化机械臂灵巧挥舞,新产品次第完成组装,一辆辆崭新的大力牛魔王D08冷藏车陆续下线。德力新能源IT项目管理主管张志超介绍,该公司上线智能制造等数字化系统后,实现了在统一平台上集成诸如生产调度、产品跟踪、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网络报表等管理功能,可以同时为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工艺部门、物流部门等提供车间管理信息服务。而数智化改造之前,所有这些工作还停留在纸质化、碎片化阶段。
“数智化改造后,公司不仅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和调控,还实现了客户、仓储等数据的集成管控。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为错误和资源浪费,缩短了产品交付时间,真正实现了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德力新能源总装车间负责人说。
聚焦顶层设计
激活数字化转型源动力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方面的融合发展,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答题”。
德力新能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不良品率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新能源车企。
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县(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和“一转带三化”工作要求,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和高铁经济发展核心区”目标任务,坚持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作为战略性、引领性工程。
安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成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同时整合多方资源,优化部门协同,积极引进专业力量,与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针对企业转型需求,提供数字化工具、应用、解决方案和全周期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建设。
加速“数实融合”、推进智能化技改、“联”上工业互联网……在安阳县(示范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造”转型,形成竞争新优势。
把握关键环节
夯实数字化转型硬支撑
“截至目前,安阳县(示范区)协调联通公司建设5G基站407个,其中,2024年新建5G基站34个;协调移动公司建设5G基站352个,其中,2024年新建42个,实现全县城区及9个乡镇5G信号覆盖和全部行政村5G信号广覆盖。”安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安阳县始终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坚持“适度超前、统筹布局、建用并举”原则,全面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安阳县(示范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到谋划项目早落地、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运行。截至今年9月,全县纳入统计库工业项目28个。今年3月,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功申报“市级智能车间”和“省级智能车间”。
安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始终把全市工信系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0项重点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全县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等共63家企业完成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注册;全县所有规上企业全部加入市企业家联合会;全县多家企业接入二级节点,正逐步推动应用;全县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率达到100%,企业“上云”数量较上年有较大幅度提升;今年3月,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开通中国电信云专线业务。
强化服务保障
提升数字化转型新质效
安阳县紧抓数字化转型政策东风,通过企业主动对接及定点摸排等方式,以“一对一”精准对接形式,邀请信息化领域专家深入辖区2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找准关键问题和难点、堵点。
“专家深入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意见和建议及相关政策咨询,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也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安阳县(示范区)搭建平台,广泛宣讲,加强统筹,鼓励乡镇经济办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专员与企业对接,及时宣传数字化转型政策。同时,安阳县结合企业政策需求,精心谋划,组织推动辖区所有规上企业、重点“小升规”培育企业负责人和全县9个乡镇副职、经济办主任参加“2024年安阳县(示范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和“政策进万企、助力开门红专题宣讲会”,还邀请省级信息化专家围绕惠企政策、转型路径和成功案例等内容进行授课讲解,为辖区企业精准搭建政策帮扶平台,帮助企业增强“转”的意愿、明晰“转”的路径。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安阳县(示范区)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产业提能、数智创新、企业培育、要素保障等攻坚行动。未来,全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将迈上更高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