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北关新闻 上一版   
下一篇

北关区:

“联络站+”模式让代表为民履职更高效

北关区人大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座谈交流会

□本报记者 周俊英 通讯员 张衡 文/图

北关区10个“五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散布全区,如点点星火。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和北关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北关区人大创新“联络站+”代表履职新模式,围绕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紧盯专业优势、紧贴民生关切、紧扣产业发展,以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提质向新,赋能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15日至1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新形势下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召开,北关区人大在座谈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北关区人大是河南省人大系统唯一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的县(市、区)人大。

“联络站+专业”模式

代表履职更精准

连日来,走进北关区的各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和群众围坐一起讨论的火热场面时常可见。聊民生保障、谈经济发展、讲社会治理、话城市更新……代表们用家常话,以“小故事”讲“大道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

除了传达上级部署,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代表们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民。区人大代表雷振中在评议新市民街西街道路整治民生实事项目时,针对施工慢、建筑垃圾堆积的问题,第一时间向责任单位提交评议意见,并牵头督办,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新市民街西街的整治,被群众称为“代表巷”。

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北关区人大文化教育代表专业小组在接待选民和走访群众时,发现中小学学位是焦点问题,及时汇总意见交办政府办理。区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新增中小学学位11670个,有效解决了辖区学生上学问题。

为使代表履职更高效,北关区人大科学合理分组,凝聚专业力量,出台《关于成立代表专业小组及开展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专业、方便、高效”的原则,组建监察司法、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8个代表专业小组,积极开展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督办建议等代表活动,让内行人干专业事;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履职活动,出台《人大代表履职积分考核办法》,制订代表专业小组工作计划,坚持每月进站接待选民,每季度开展专题调研,有效规范开展活动,持续深化“三联系”制度,建立代表“云工作室”,实现代表“亮身份”全覆盖,全方位收集民意;聚焦群众关切,发挥专业优势,代表专业小组紧盯区委工作重点、人大工作要点、群众反映热点,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持续跟踪督办问效,先后办成新市民街“代表巷”、热电厂老旧楼院加装电梯、后崇义村雨污分流项目等60余件实事好事。

“联络站+行业”模式

代表履职更贴心

架起“连心桥”,倾听“民生事”。借助联络站,北关区人大突出行业特点,建立教育、住建、民政等6个行业部门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群众对行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彰德天阶小区,北关区人大行业代表小组了解到该小区的物业纠纷后,及时汇总交办住建部门,并参与调解,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将纠纷妥善解决。在人民大道小学,北关区人大设立教育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及“人大制度校园宣讲员”,开设“学习人大代表、争当有为少年”道德与法治课,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为更好倾听民意,北关区人大完善运行机制,出台《人大代表评议区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意见》,实行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周接待、月督办、季问政、年评议”工作机制,建立代表接待群众、意见处理等制度,推进代表专业小组和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和规范运行。同时,北关区人大围绕行业难点、民生重点,深入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走访选民12次,促使矛盾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今年,北关区人大共接待群众300余人次,解决问题30余个,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联络站+产业”模式

代表履职更高效

在低空经济人大代表联络站,10名驻站代表分包联系43家智能科技公司,每季度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定期走访联系相关科技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在纺织服装人大代表联络站,7名驻站人大代表全部为本地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家,针对全区14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一代表两带动”帮扶机制,聚力打造品牌童装制造园、高端针织面料产业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据了解,北关区人大聚焦重点产业,站产共建深度融合,围绕全区无人机、纺织服装、建筑业等重点产业,在产业园区创新建立低空经济、纺织服装、建筑业等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代表中专业人才“领头雁、献好策、助推器”作用,实行“站产共建、混合编组、集体把脉、强筋壮骨”工作模式,在一线服务企业,纾困解难,全方位、全链条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树杰介绍,北关区人大在聚焦站产共建深度融合的同时,还围绕河南省人大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出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产业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展“比、晒、拼、超”主题活动,展现代表履职新活力、新动能。今年年初以来,北关区人大深入80余家重点企业调研走访、倾听诉求,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的症结,收集问题20余个,正在逐步解决。

“以联络听民意,以站点解民忧。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深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北关走深走实。”程树杰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