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点燃创意激情 放飞科技梦想

——滑县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见闻

参赛选手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齐毅飞 摄)

□本报记者 王箫

“看我的机器人,它能把垃圾归类,分得清清楚楚!”滑县城关街道林苑路小学学生张森铄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展示他的科技创新作品。11月28日,滑县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滑县城关街道林苑路小学第一届科技节活动在林苑路小学精彩开幕,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赞叹声此起彼伏。这场以“科创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大赛由滑县科学技术协会、县教育局、县科技局联合举办,旨在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热情,为国家的未来播撒科技的种子。

大赛分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意竞赛、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画活动、青少年科学影像活动六大项目,共吸引该县46所中小学校参加,参赛作品1900余项,涵盖多个科技领域,包括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团队协作,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展现了科技素养和创新热情。无论是精巧的机器人设计、还是新颖的环保科技方案,都展现了孩子们对科技的独特理解与大胆尝试。

比赛现场,一个由小学生组成的团队队员正全神贯注地调试自制的太阳能小车。只见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他们有的正专注地连接电路,手指灵巧地在导线和电子元件间穿梭;有的孩子则小心翼翼地组装着小车的外壳,确保每一个部件都精确契合;还有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编写程序……在他们身边,一位指导老师关注着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不时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孩子们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这个太阳能小车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它不仅能在阳光照射下自动行驶,还能通过传感器避开障碍物。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人了解太阳能多种多样的利用方式,保护我们的环境。”该团队的队长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活动现场,记者的目光被一系列令人赞叹的科技作品所吸引。这些作品均由学生自主创作,构思巧妙、制作精巧,从简易抛石机到手工天文望远镜,充分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热情地向参观者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这些科创作品蕴含着学生的奇思妙想,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工艺的热爱和追求,更彰显了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参与活动的学生热情满满,引得更多师生纷至沓来,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追逐梦想的平台,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增添了科技的羽翼。“此次活动标志着我们在推动科普教育向多元化、全面化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通过汇聚科技、文化、健康等多领域的资源,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有趣的科普环境,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成长。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热情,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滑县科协主席吕胜战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