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文萍
妈妈姐妹三人,小姨是我妈妈的妹妹,今年虚岁七十四。
妈妈得病早,45岁时就半身不遂。那时候,我们家兄妹四个,哥哥还没成家,妹妹还没成人,爸爸在城里上班挣钱养家。妈妈一病倒,家庭几近支离破碎。小姨和我们住在同一个村,所以来我家最勤。
我那时候在外地上高中,每周末回家,总能看到小姨来我家看望妈妈。妈妈坐在小床上,看着小姨和姐姐纳鞋底、缝被褥、织毛衣。为我们的家庭牺牲了自己学业的姐姐在小姨的帮助下,坚强又独立。我们的家庭在小姨的帮衬下才不至于陷入窘境。现在想想,在妈妈生病的13年里,我们兄妹四个先后成家生子,只靠爸爸一个人操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哥哥姐姐的婚姻我不太清楚,但我的婚姻却是得益于小姨的一句话。当时我和男孩交往了一段时间,虽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因为他刚从部队复员回来,黑且瘦,又老实木讷,心里就动摇起来。周末回家,我跟小姨说我不愿意。小姨问为啥。我说:“他太瘦。”小姨说:“你小姨夫不是也挺瘦吗?这又不是啥毛病,人品好就行,我看他就挺好的。”
事实证明,这个小姨拍板定下的人确实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小姨的眼光是准的。虽然婚后我也没能让他胖起来,但是善良负责的爱人的确没有辜负小姨的信任。
我去医院生孩子,小姨和姐姐听说后马上赶到医院,在医院陪伴我两天两夜,直至听到儿子出生的第一声啼哭才放下心来。我坐月子,小姨不离左右,与其他亲戚轮流照顾。那时,小姨家的表妹才上初中,正值叛逆期,表哥因为她的事情好几次打过来电话。想想那时候,小姨该有多心焦啊!一边是月子里的外甥女,一边是无人照料的亲生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我手忙脚乱地做起了母亲,每每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向小姨请教。有一次,儿子怎么也不肯喝奶,奶嘴放嘴里就吐出来,还不停地哭闹,没办法,我给小姨打了电话。小姨想了一下,问:“是不是上火了?你看看他的舌头上有没有溃疡什么的。”我仔细观察,果然看到儿子舌尖上有几个小红点。小姨嘱咐,勤喂温开水,等火气下去些再喝奶。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病小灾我都要告知小姨,让小姨帮我拿主意,孩子一年四季的换季衣物也都经了小姨的手。我结婚时陪嫁的被子太厚,很多年用不着,小姨带着我和姐姐,把四条厚棉被重新拆洗,棉花复弹,又邀请两位婶婶一起,做成了九条厚薄适中的被子。夜幕低垂,我带着九条暄腾腾的棉被回家,心里洋溢着无尽的幸福。灯火辉煌,家人可亲,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大抵如此吧。
街坊邻居提起小姨来也是交口称赞。小姨家门前的小路两边有几个用石块垒起来的凳子,老人常聚在这里聊天、晒太阳。小姨用碎布头做成小垫子,给他们当坐垫。小姨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瓜果,每次丰收的时候,没有一位邻居不受其恩惠。
我每次回去看望小姨,回来的车里总是塞满了白菜、香菜、菠菜、黄瓜、南瓜、西红柿,对了,还有君子菜的种子、蒲公英的叶子、晒干的山楂片、中午没吃完的熟饺子。我兴高采烈地回去,热气腾腾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