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缺乏弹性和韧性,更容易出现骨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腰酸背痛的症状因太常见而不被重视,甚至在很多时候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但疼痛很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发出的信号。骨质疏松症更像是影响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会使骨折风险系数增加。这种骨折通常被称为脆性骨折,即在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髋部骨折尤为严重。据统计,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比例高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会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骨质疏松症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会导致疼痛、行动能力受限、精神健康水平下降等后果。患者常常因疼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如行走、上下楼梯等,甚至需要长期卧床。这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同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费用高昂,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阳市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