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思明 通讯员 史文珮
“走,健身去!”11月1日下午下班后,白营镇健身室内陆续迎来多名“上班族”。他们边健身边交流,一天的疲惫在运动中得到缓解。
为进一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白营镇以建成“文体N+1”场所为载体,不断完善文体场地和设施,宣传普及各类“工间”运动,在全镇营造了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浓厚氛围。
“民生”跟着“民声”走。近年来,白营镇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积极打造篮球场、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场所,持续优化硬件设施、美化环境,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并依托打造的平台及金沙滩、公共健身器材等现有资源,常态化举办健步走、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打造“家门口运动场”“开放式运动会”“十分钟运动圈”。今年年初以来,白营镇共建成、完善文体活动场所40余个,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惠及群众2600余人。
“下一步,白营镇将坚持完善健身设施,举办多种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为群众建起‘健康银行’,存满‘幸福基金’。”白营镇党委书记姬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