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话健康

认识牙髓炎

□王国亮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某颗牙齿在某一天突然开始剧烈疼痛,尝试吃了止痛药却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更糟糕的是,这种疼痛在夜深人静时变得更加剧烈,疼得睡不着觉,这就是急性牙髓炎。

牙齿由牙冠、牙颈部、牙根组成,而牙髓则位于牙齿的中心部位,它是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是口腔中较为多发和常见的疾病之一。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牙周炎及牙折裂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根据病情轻重程度,牙髓炎可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

什么是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主要是由于细菌侵入牙髓,导致牙髓组织发生急性炎症。由于牙髓局限在牙髓腔内,当牙髓发生炎症、水肿时,其牙髓神经纤维敏感,轻度的刺激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如果牙髓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甚至颌骨内的感染。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其典型的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疼痛往往夜间发作,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可加剧疼痛,且疼痛不能定位至具体患牙。如果牙髓出现化脓性炎症,常有“热痛冷缓解”现象,此时含漱冷水可缓解疼痛,这是因为冷刺激可以暂时降低牙髓腔内压力的缘故。

为何白天时牙痛不那么明显,到了晚上就痛得不行?这是因为牙髓被牙齿硬组织牢牢包裹着,牙髓的炎症、水肿无处扩散。炎症产物和细菌毒素也很难被排出去,它们在髓腔中压迫和刺激牙髓中的神经,促使牙髓疼痛剧烈。当夜间睡觉平躺着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更多的体液会流向头部,造成牙髓的水肿更加严重,加重了对牙髓神经的压迫。再加上深夜时人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应了“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只剩下疼痛来陪你了。由于牙髓中血管神经仅通过细细的根管与外界相通,所以止痛药和消炎药难以根治。

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无明显的自发痛,或有偶发的钝痛。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多无明显的自发痛,但患者常诉有当食物嵌入患牙洞内即出现剧烈的疼痛。另一典型症状是,冷、热刺激患牙时会产生剧痛。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一般无自发痛,有患者诉说进食时患牙疼痛,因此,长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

牙髓炎的治疗有以下方法。

1.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或止痛药物,也可局部注射长效麻醉剂进行止痛。如果在夜间发病不能及时就诊,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并服用止痛或者消炎的药物,达到暂时性止痛。

2.局麻开髓引流。急性牙髓炎主要是由于髓腔内压力过高压迫神经所致,及时开髓引流能让炎症脓液更好地引流出来,减轻髓腔的压力,缓解患牙疼痛。通常在局麻下实行无痛技术,术后一定要注意口腔内的卫生,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3.消除咬合创伤。对于患牙,应调颌磨改使其降低咬合、减轻功能,通过磨改,牙髓症状有可能消除。

4.常规根管治疗。开髓引流缓解疼痛之后还需要复诊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因为根管治疗能彻底祛除坏死组织及炎症牙髓,所以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疾病的首选方法,并且可有效消除感染源。

牙髓炎的预防很重要。要预防牙髓炎,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清除牙菌斑。我们可以通过刷牙、使用牙线等方法来清除牙菌斑,消除龋齿发生的微环境,并降低碳酸饮料、甜品等进食的频率,减少致龋菌的形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以防龋齿发展为牙髓炎。牙髓炎发生后,尽早进行口腔治疗,以防炎症扩展至根尖周组织。牙髓炎最常见的病因是龋病,因此,我们应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减少龋病的发生,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龋齿和其他牙体疾病,避免进一步发展引起牙髓炎,带来巨大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作者系内黄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