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慧 文/图
谈论汉字,绕不过安阳;溯源书法,亦绕不过安阳。
金秋时节,耄耋之年的张海踏上这片阔别四十余载的土地,携书法新作首次在安阳展出。
“回望情深——张海书法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徽文馆一经开展,便成为了安阳这座“文字之都”“中国书法名城”的盛事。参观者络绎不绝,日均参观人数约5000人次。其中既有书法爱好者,也不乏书法名家。他们慕名而来,一睹张海人书俱老的作品风采。
张海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郑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专家。201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出版有《张海书法作品集》《厘米大千——张海》系列丛书等书法作品集及著作30余种,所撰《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当代书法“尚技”刍议》等理论文章,在当今书坛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工作角度来说,我在这里迈出了人生第一步。从一个书法组织工作者角度来说,我所有第一次做的事情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张海谈及在我市举办书法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因字结缘”。
1962年,刚参加工作的张海来到了安阳。他在安阳工作二十年,先后任原安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安阳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河南省第一次美术、摄影、书法展,在展出的41件书法作品中,他的行书和隶书分别入选;1980年,河南省书法篆刻展举办,他的隶书作品荣获一等奖,在书坛崭露头角。此后,张海更是笔耕不辍,四体兼擅,尤以破锋行草和小字行草最具个性特色。
本次书法展展出作品近60件,均为张海近年来力作,其中有半数作品专为此次展览创作。据了解,本次书法展分为“安阳颂”“循道之旅”“笔耕不止”“美好永恒”四个板块,涵盖了其最具个性特征的小字行草书和破锋行草书。
其中“安阳颂”板块是专为此次展览设置。作品以安阳为主题,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殷墟的重要讲话,书坛大家赵朴初、王学仲题赞安阳的诗文及作者自创相关内容,独具特色,别有深意。“美好永恒”板块展示了约100张照片,记录了张海在安阳工作的点滴瞬间以及此后重要的展览、活动等画面。
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提升甲骨文传播力和影响力,离不开书法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更少不了书法家的大力支持和辛勤耕耘。鉴于张海在中国书坛的崇高声望及其在安阳职业生涯的起点意义,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安阳市委及安阳市人民政府三方携手,经过数月筹备,最终促成了此次书法盛事。
“开展当天可谓‘盛况空前’。这在我馆以往举办的同类型展览中也是难得一见。”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人员陈瑞华介绍,自9月22日开展以来,日均参观人数达到5000人次,国庆假期日均参观人数近万人次。本次书法展预计将持续至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