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璐)9月28日,由安阳博物馆与濮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图说甲骨文发现史”专题展在濮阳市博物馆开展。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1899年发现甲骨文后,引发了追寻华夏早期文字与文明的热潮。展览以图片的形式,从“发现”“名片”“认知”等方面向观众介绍了甲骨文发现125年以来的历史,为濮阳市民普及了甲骨文知识,让他们学习甲骨文,感受文化魅力。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好甲骨文是安阳博物馆的责任和义务。此次展览是继安阳博物馆与信阳博物馆合作之后又一次与省内博物馆合作,不仅促进了安阳与濮阳两地的文化交流,以多样化的形式弘扬、传播了甲骨文文化,也为下一步双方在陈列展览等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安阳博物馆馆长李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