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农技站

加强秋作物田间管理 打牢秋粮丰收基础

本报讯 (记者 邓娴)当前,我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拔节期,大豆处于苗期,正是加强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随着高温多雨天气增多,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为了做好秋粮中后期管理,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7月23日,市农技站站长张桂堂带领技术人员到安阳县高标准粮田查看玉米长势,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并给出以下建议。

“当前正是玉米化控的适宜时期,要按照控密不控稀、控壮不控弱的原则,在种植密度偏大、前期徒长或风口地区,在玉米6片到9片展叶时喷施胺鲜·乙烯利等控制株高,提高抗倒能力。”张桂堂说,“大豆可在初花期选用烯效唑等控制旺长。化控剂不得重喷、漏喷和随意加大药量,错过适宜施药期不得补喷,喷后6小时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

玉米重点做好穗期追肥,实施单产提升的地块要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开花后15天至20天结合土壤墒情分3次到4次进行滴灌追肥。大豆重点做好花期追肥和后期叶面喷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要利用玉米中期植株还不是特别高大的时期进行追肥,防止玉米后期脱肥早衰。

结合土壤墒情,玉米注意拔节水、抽雄(穗)水、灌浆水。大豆开花结荚期要保证水分充足供应,遇干旱应及时灌溉。秋作物生育期如遇短时强降水或持续降水,要及时疏通沟渠,迅速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范渍涝。

关于病虫害防治,张桂堂说,玉米重点抓好南方锈病、叶斑病和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晚播玉米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治;大豆重点防治点蜂缘蝽、烟粉虱等刺吸性害虫以防范症青,同时要注意防治根腐病、病毒病和大豆食心虫、甜菜夜蛾等病虫害。在秋粮生育后期开展一喷多促、一喷多防作业,即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实现防病治虫、补充营养、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等多种目的。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