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金点子 安阳标志性建筑、公益性展馆内都应该像北京学习,设置主题邮局,给游客一个盖章打卡的留念,同时留下安阳固有的甲骨文章戳,真正体现有文化,必安阳的文化底蕴。——市民 张海芳
□本报记者 申昕 文/图
“你属牛是吗?这张明信片上就是甲骨文‘牛’字,看它牛角朝上,牛气冲天,形象又有趣;还可以盖上我们免费提供的甲骨文特色纪念戳,更有纪念意义。”6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题邮局时,李美霞正热情地为游客介绍生肖明信片,围拢在她身旁的两个女孩子很快挑选出自己心仪的明信片,边盖戳边说笑,场面热闹。
环顾四周,这间仅15平方米的主题邮局内陈列着各色甲骨文主题的纪念封、明信片、邮册,还有包含着安阳文化或殷商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我们这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甲骨文生肖、甲骨文姓氏的明信片有167种,还有甲骨文主题的邮册《千字甲骨文》都非常受市民和游客欢迎。”李美霞笑着说,“主题邮局就是将个性文化与邮政服务有机地嫁接起来,服务于特定目标客户。我们这间主题邮局的特色就是甲骨文元素、安阳文化元素,让游客在寄送信件、购买邮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咱安阳浓厚的文化氛围。”
37岁的李美霞是安阳县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的客户经理,从2015年8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的主题邮局正式营业开始,她就站在这方小天地之间为游客推介产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可不仅是销售产品,我还要把咱安阳的文化推介出去!”
提及自己刚刚帮忙寄出的一张明信片,李美霞仍雀跃不已:“前两天,一位来自北京的父亲,挑选了一张甲骨文姓氏的明信片寄给远在新加坡留学的儿子,他在明信片上写下‘儿子,这是爸爸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寄给你的问候和祝福。’我又感动又高兴,为家乡的文化邮寄到千里之外感到自豪!”
如今,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仓巷街,都设置了安阳特色的主题邮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安阳文化、殷墟文化以及寄递情怀的场所。
“甲骨文看似深奥、遥不可及,但却因为生肖、姓氏和游客建立起联系,再通过小小一枚邮票、明信片,把来自安阳的问候和祝福寄往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像‘五一’、清明假期,我们的邮寄峰值可以达到每日邮寄1000余枚明信片,我会继续做好服务,用心推介安阳文化,把咱大美安阳‘邮’出去!”李美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