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0.1%的“天花板”怎样突破(活力古都 “新新向荣”——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6)

东泰药业研发中心配备了高端先进实验、检验设备仪器100多台(套)

□本报记者 李慧 文/图

近日,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泰制药)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通知书——由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签发的关于塞来昔布原料药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简称CEP证书)。这标志着该公司可以在承认CEP证书的国际市场销售塞来昔布。

其实,东泰制药的“朋友圈”远不止此,为了做好药,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EHS管理体系,产品也得到欧盟EDQM、美国FDA、日本PMDA、韩国GMP等多方权威认证。即便该公司每年2000多吨的产能70%以上用于出口,海外市场依旧供不应求。

东泰制药的产品缘何会受到国外客户如此青睐?6月7日,记者来到东泰制药寻求答案。

“原料药是制药的‘芯片’,想要赢得发展主动权就要问计于‘新’。”面对问题,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向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记者带到了公司研发中心。在这里,他讲述了公司产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场的故事……

众所周知,制药成分的纯度是衡量药品质量的关键指标。高纯度的成分意味着药效更好,而杂质含量的降低也能有效减少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因此,杂质含量小于0.1%是药企赢得市场的“入场券”,但0.1%绝不是东泰制药的“天花板”。

“2020年,日本一家药企找到我们,要求杂质含量控制在0.05%以内。”杨向阳说。那段时间,“0.05%”这个数字成了公司所有人的“心结”。为了突破高难度技术壁垒,研发团队夜以继日优化合成工艺,历经3个多月不断试验,终于达到客户要求,赢得了客户认可,不仅有效把控成本,为公司带来当年最大的订单,还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

东泰制药的研发实力为何这么强大?“2023年,我们就拿出销售额的6.5%用于研发。”杨向阳介绍,“以创新为主引擎,公司不计成本,为研发中心配备了玻璃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和从美国、德国引进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实验、检验设备仪器100多台(套),同时还从高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与复旦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为产品逐‘新’提‘质’汇聚智慧。”

目前,东泰制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其中,“双氯芬酸类解热镇痛药生产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依托强大的研发力量,东泰制药形成了以非甾体抗炎药、局麻药、痛风药、抗病毒药系列为代表的主导产品和以双氯芬酸系列、塞来昔布、盐酸利多卡因、盐酸普莫卡因、别嘌醇、盐酸金刚乙胺等为代表的拳头产品。为拓展业务领域,公司已成立二期项目指挥部,对肿瘤药、抗血凝药、非甾体激素等8个医药板块的20余个品种进行布局和开发。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东泰制药进行着持续且有力的探索,“卖全球”指日可待……

记者感言 科技攻关 一马当先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科技含量最高、创新最密集、投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市场空间极为广阔,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东泰药业作为集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GMP制药企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采访中,记者随时随处都能深刻感受到企业注重提升药品创新与研发的决心。想要在行业内立住脚,研发能力和成果输出缺一不可。东泰药业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布局,实行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布局,在国际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不断推动安阳生物医药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