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宋同消
一座座院落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面面文化墙绚丽多彩……5月6日,记者来到桑村乡郭马厂村,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几年没回来,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没想到如今村里这么整洁漂亮!”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韩先生近日回乡探亲,他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赞叹不已。
“这话不假,几年前咱村可不是这样,那时候街道破烂不堪、垃圾随处可见、污水四处横流,是典型的‘脏乱差’村。自郭志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主动与乡政府对接,与村内在外创业人士联系,积极争取项目与资金支持,两年时间完成了道路整修、绿化亮化、雨水管网铺设、文化广场建设等项目,这才让村里有了现在的好环境。”老党员郭大爷接过话茬骄傲地说。
相较于郭马厂村显著的村容村貌变化,杨庄村则通过清收村集体资产并进行重新发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杨庄村村“两委”通过分红,让全村百姓都享受到村集体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村民杨凤香激动地说:“村集体经济壮大后,不仅能分红,每年还有结余,让大家更有干劲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没想到村集体还能给老百姓分红,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儿。分红虽然不算太多,但这是村干部对村民的诚挚情感。在分红现场,乡亲们个个热情高涨、喜笑颜开、激动不已。我看到有好多老人手捧钞票,眼里满是泪花,一遍遍念叨着‘真好’。这一句句朴实的‘真好’表达了俺每个杨庄人的自豪!”村民江玉红说。
村党支部书记杨拾榜介绍,村“两委”以县“三清三化”专项活动为契机,以全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协调土地回收、拆迁等事宜,收回村集体土地14亩,重新对外发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
“为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全村党员群众的凝聚力,村‘两委’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从集体收入中拿出26.7万元,对全村410户1233人进行分红,为每人发放现金200元、每户发放大豆油1桶。乡亲们甭提多高兴了。”村党支部委员杨银奎说。
“集体经济分红让群众当上了主人、得到了实惠、提高了获得感,鼓舞了全村老百姓的士气,同时也凝聚了共识,提振了大家自力更生发展产业的信心,增强了整村的造血功能。”杨拾榜说。
据了解,近年来,桑村乡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科学制订规划,突出亮点优势,勠力同心,真抓实干。
夯实党建引领,锻造“支部过硬星”。该乡坚持以支部强、组织强带动全面工作为抓手,从破解各村党支部工作难题做起,采取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优秀党员评比、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等措施,推动党支部作风过硬、队伍过硬、能力过硬,全面提升党支部工作质量,确保“支部过硬星”出硬招、展实效。
发展特色产业,争创“产业兴旺星”。该乡紧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合理帮助各村确定主导产业。 同时,他们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助力实现“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产业振兴新局面。目前,肖齐邱村的金银花种植、路金德村的小米椒种植等特色产业正不断壮大,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提升人居环境,点亮“生态宜居星”。该乡将“生态宜居星”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度融合,按照人居环境整治“五六七”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全民清扫、提升环境”活动,巩固拓展“六乱”“六清”治理成果。同时,他们大力推进“一宅变四园”行动,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宅院,高标准实施道路硬化、净化和绿化,稳步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凝心聚力奋进,共创“平安法治星”。该乡以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把平安建设、“三零”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情感、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法律法规大普法大宣传活动,采取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逐人逐事化解,切实将风险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
推进移风易俗,解锁“文明幸福星”。该乡坚持“创建为民,成果惠民”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鼓励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做好群众榜样,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开展“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新事新办、不讲排场、不攀比、不虚荣的新风尚。
目前,桑村乡已成功创建“四星”支部3个、“三星”支部9个。通过创建,各村党支部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更强了。
“我们将持续提升政治站位,以‘我为强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为契机,聚焦‘人治物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持续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出新出彩,以桑村一域之光彩为滑县全局之出彩贡献力量。”该乡党委组织委员吴少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