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积极适应县(市)支行国库业务移交后的履职新形势,推动新时代安阳国库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展示了国库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实干担当勇争先 国库为民续新篇

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许美美 文/图

“这些年来,人行为我们企业减费让利,降低了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1月22日,某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共办理退税业务15万笔,近19亿元资金从国库直达全市企业和个人账户,为社会经济单元提供了高效、有力的国库服务和资金保障,切实降低了实体企业负担,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

管好政府“钱袋子”

提高服务效率

“按照预算法和国家金库条例赋予的权限,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认真履行经理国库职责,切实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收支中的执行、反映、促进和监督作用,积极服务安阳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逐步将辖区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滑县等4个县支行国库业务平稳上收至安阳市分行,为全市财政预算顺利执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安全是实现国库改革创新的前提,改革创新则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为做好辖区县支行国库业务上收准备,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在牢牢守住国库资金安全和业务系统运行安全“两条底线”的同时,加快国库信息化建设步伐,协调财政部门、代理银行等相关单位,全力推进县域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电子化办理,提高了国库业务处理效率,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真正实现了全市预算收入零在途、支出即时到账,切实提高了全市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有效保障了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打通“最后一公里”

国库处于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重要环节,是诸多财税改革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环。

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加强与安阳市财政、征收机关等部门协调沟通,直面企业和社会公众在退税、申领财政补贴等环节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统一依据、集中审核、电子数据传输、财政授权等管理模式,建立财政拨款和退税绿色通道,确保政策性资金在国库环节“零耽误”“秒到账”,推动各项减税降费、个税汇算清缴退库、财政性资金拨付政策精准落地。

“人行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有效的国债发行兑付管理机制,加强对国债承销机构国债发行与兑付工作的业务指导,切实维护了公众利益。”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通过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构建国债投资知识宣传长效机制,推动国债下乡,拓宽农民投资理财渠道;推动国债承销团成员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衔接,解决了储蓄国债(凭证式)异地兑付难题,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组织国债承销机构开展储蓄国债到期提醒兑付工作,对到期未兑付国债进行细致分类整理,制定差别化措施,通过系统筛查提醒、人工电话短信提示、实地走访提醒等方式实现对国债投资者的精准告知提醒。

坚持服务与监督并举

筑牢经理国库双支柱

据了解,2023年,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到期提醒兑付工作累计完成9笔,成功提醒投资者兑付82.6万元到期国债资金,有力提升了储蓄国债投资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作为基层央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的窗口,紧密贴合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国库工作新载体,通过科技引领,及时解决操作、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国库服务的电子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国库业务全业态、全流程、全天候的智能化、简约化处理,不断改善服务对象体验。

在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人民银行安阳市分行切实履行预算资金监督管理职责,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做好中央财政资金“点对点直接拨付”和地方“三保”资金监管工作,既安全高效做好资金拨付,又做好相关台账,使国库监督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理有据、有益有效,确保账实相符。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