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指出,戒烟药物可以缓解戒断症状,明显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当前,一线的戒烟药物主要有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酒石酸伐尼克兰、盐酸安非他酮等。
非处方药
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作为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或医院买到。使用前戒烟者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使戒烟的成功率提高1倍以上。
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的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提供低剂量缓释的尼古丁缓解戒断症状,逐步降低吸烟者的尼古丁摄入量,有效降低其对吸烟的渴求度,帮助吸烟者戒烟。
由于吸收的路径不同,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释放的尼古丁无论是在速度方面还是在浓度方面,都远低于卷烟。使用者不会对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成瘾。
处方药
酒石酸伐尼克兰和盐酸安非他酮是处方药物,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两种处方药物同样可以有效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2016年,在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双盲、随机的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中,与尼古丁贴片或安慰剂相比,酒石酸伐尼克兰或盐酸安非他酮未显示出引起神经精神不良事件的显著增加。曾被用以警告酒石酸伐尼克兰存在神经精神事件风险的黑框警告也在2016年12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移除。
虽然少部分病人在服用戒烟药物期间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上述三种戒烟药物的安全性。戒烟药物的安全性无须担心,但如果戒烟者在药物戒烟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不良反应,仍需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公众要建立起“烟草成瘾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的观念,不仅让吸烟者更加重视烟草成瘾的危害,也能够让吸烟者认识到在戒烟过程中自身的种种负面表现与过往吸烟给身体带来的生理变化有很大关系,由此避免对自身意志力过度苛求导致的负面情绪循环。
对于疾病,我们不能讳疾忌医,对于烟草成瘾,自然也要正视病症,积极应对。
(本报记者 朱亚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