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警惕人体的“不定时炸弹”——主动脉夹层

□冯均庆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动脉系统的主干道,所有脏器、组织都依靠主动脉的不同分支供血。主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就像我们常见的三合板,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该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心衰、晕厥甚至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

1.高血压。血压增高使主动脉腔内压力过大,主动脉中层结构受到破坏,引起中层结构的裂开,发生夹层。

2.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瓣畸形者易发生主动脉夹层。

3.主动脉壁中层退行性变。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退行性变或动脉硬化导致主动脉中层发生夹层。

4.遗传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是年轻的主动脉夹层病人的常见病因。

5.损伤。医源性损伤如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心脏手术有可能损伤主动脉壁的中层,产生夹层。

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50.1%~75.9%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在各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病人群中,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这可能与年龄增长造成血管壁结构异常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主动脉夹层的另一主要诱发因素。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硬化斑块内膜发生破裂时,容易导致主动脉夹层,尤其是长期吸烟、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其他如遗传性血管病变、主动脉炎性疾病、主动脉局部感染或外伤、妊娠、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等均可增加主动脉夹层发病风险。

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临床表现

1.疼痛是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突发前胸、后背、腰或腹部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刺痛,难以忍受,多呈持续性,并沿动脉走行,向胸、后背放射性传导。剧烈疼痛时可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

2.高血压。大部分患者可伴有高血压。

3.心脏并发症。主动脉夹层可导致心脏正常解剖结构破坏或心脏活动受限,从而引起并发症,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包积液或心包压塞等。心脏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

4.其他脏器灌注不良引发的并发症。夹层累及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血管意外,表现为晕厥或意识不清。夹层影响脊髓动脉灌注时,脊髓局部缺血或坏死可导致下肢轻瘫或截瘫。夹层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可有血尿、无尿、严重高血压甚至肾功能衰竭。夹层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可引起胃肠道缺血表现,如急腹症和肠坏死,部分患者表现为黑便或血便。有时腹腔动脉受累引起肝脏或脾脏梗死。夹层累及下肢动脉可出现急性下肢缺血症状,如疼痛、无脉甚至下肢缺血坏死等。

5.主动脉瘤破裂的表现。血压增高可引起主动脉瘤破裂,表现为急性胸痛、失血性休克、昏迷、晕厥、心脏压塞、死亡等。

主动脉夹层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患病时间较长、有家族危险因素、合并有免疫性血管病变的患者,应该警惕发生主动脉夹层,定期体检有可能提前发现。最根本的预防方式是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水平。另外,科学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及保持乐观的情绪都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作者系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脏外一科副主任医师)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