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凡 郝亚伟)7月25日,“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在龙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省级“文明探源我来说”宣讲团成员、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韩江苏以“甲骨文字形源于现实生活”为主题,向现场干部和群众进行了宣讲。
宣讲中,韩江苏从宣讲活动的背景、文明探源工程、甲骨文字形与现实生活关系论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中华文明源头发掘、甲骨文演变及汉字文化传承等内容,从而引导大家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信息,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她表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此次宣讲活动就是在宣传和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魂和根,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龙安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丰富而厚实的宣讲内容有效提升了公职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对文化文明的理解和认识。目前,该区已经成立了一支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组成的38人宣讲团队,将结合龙安地域特色,采取多样化宣讲方式,围绕文化遗产、红色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内容,深入学校、企业、农村开展宣讲活动。
同日上午,安阳县(示范区)举行首场“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安阳市“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团成员黄新志以“安阳老城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为主题,带领大家探访文明古迹,领略建筑文化,感受安阳的文化魅力。
黄新志从广义上和狭义上的安阳老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老城历史变迁、老城建筑文化变迁、老城现实发展等多个方面,沿着历史轴、发展轴讲述了老城建设布局、历史建筑等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蜕变,以及在历代政治、军事、工程技术等方面丰富的文化信息。他引导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在城市建设中,既要全面认识老城历史悠久、建筑文化厚重等优势和魅力,也要坚持新发展理念,让创新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挖掘时代价值,对历史遗存建筑的文化价值加以重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安阳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首场宣讲结束后,县文明办将组织实施为期1年的“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期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选派至少7名专家学者组建县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团,结合全县文物考古、文化遗产、红色资源等开展多场宣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