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石板岩印象

□靳宏庆

小时候,我曾在石板岩大山里小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山水、生活片段像旧胶片一样隐隐若现。雨落到石头屋顶上的声音,石板铺路的小巷,进出小巷的老人和孩子……唤醒我断断续续的记忆片断,连接成系列篇章。

群山连绵不绝,延伸到目及之处。左右顾之皆为山石,仰首而望亦为山峦,石头布满天地间。只要进入大山,任你随意走动,任你肆意奔跑,依旧走不出属于石头的地界。北山顶如人工斧劈般规整,下部则舒缓成坡。坡上散落着人家,随着地势建造的民居依旧是石头的杰作,石板为瓦、石块为墙、石片为桌,着实是大山标配。我住宿的人家挨着大道,沿着石板路行走,拐个弯就到了。推开木制的门板,一个规整的四方院落映入眼帘,南墙根放置着小推车、铁锹,还有荆条编织的箩筐。

这个院落有堂屋五间,房东住东面三间,我们住西面两间。走进房屋,靠北墙的是土炕,上面有粗布床单和被褥,墙上糊满报纸,窗户边有一张年画,画上是两个古装主仆打扮的妙龄佳人。窗外有一棵梧桐树,树叶随风摇曳,斑驳的影子在桌子上舞动。

出门而行,路对面有个猪圈,几头猪整天不是吃就是睡。有了家畜,乡土气息更加浓厚。穿路而过,就到了河堤边。河面很宽,但平日里只有一条窄窄的溪流。河底有很多鹅卵石,踩在上面,人晃晃悠悠像蹒跚的鹅。哗哗的流水声舒缓悦耳,似春风拂面,如秋阳照身。溪流清澈透明,层层波纹荡漾开去,不舍昼夜,不知倦怠。我手脚并用入水,一丝清凉掠过,然后就是水流亲吻肌肤的感觉。躺在石头上望天,云朵如棉絮,姿态万千,撕开再聚合只需片刻,不免让人发出白云苍狗的感叹。

天热的时候,杏子就熟了。南边,漫山遍野尽是耀眼的黄杏,个大饱满,十分诱人。拿个箩筐去摘杏子,低处站着摘,高处爬树摘。杏子多营养,富含维生素,却不能多吃,吃多了伤胃。

山脚下土壤丰厚,半山腰和山的高处却土薄石厚,没法耕种。于是,人们先用铁锹挖坑,边上垒石头,然后从别处运来土填到里面,这样就有了一个个小地块。遍布满山的地块像鱼身上的鳞片,俗称“鱼鳞坑”。

思虑虽无边,文字终有限,收集旧时光里的记忆,每段经历都是烙印,每处风景都会留下足迹。好好珍藏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抚慰身心的美好回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