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沛丽)6月4日,记者从林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为进一步深化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的有效衔接,畅通包括困境儿童在内的各类特殊救助对象线索移送渠道,构建完善高效的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实现对司法救助对象全方位、多元化救助的目标,该院邀请了市妇女联合会、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教育体育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乡村振兴局6家联合会签单位领导,就深化落实《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再学习、再部署、再推动。
《实施意见》针对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退役军人、涉法涉诉信访人及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范围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6类特殊人员,明确了各单位进行常态化救助帮扶的范围、职责和举措,确保救助工作精细化、救助对象精准化、救助效果最优化。
《实施意见》对救助信息互通、救助线索移送办理等衔接程序做了详细规定,有效畅通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渠道,打破以往的“救助数据孤岛”,通过整合救助资源,把“输血式”国家司法救助与“造血式”社会化救助相结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下一步,该院将认真落实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六大行动”之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以深化府检联动、助推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多元化救助,让司法救助真正解民忧、纾民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