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龙安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好自己的“管家”

——看太行小区业主如何自治

□本报记者 申 昕

今年是杜保和住在太行小区的第二十一个年头,2月23日下午,记者跟随他的脚步从小区南门进入,步行来到太行小区业主委员会自管小组办公室。一路上,60岁的杜保和在门口询问了门卫的值班情况,查看了电动车车棚,捡拾起路上散落的一张宣传单,不停地和遇到的小区居民打招呼。

“太行小区是老小区了,住在这里的人很多都互相熟悉,去年6月小区物业撤走后,时隔1个月我们就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自管小组,自己当自己的‘管家’。”杜保和笑着说。

走进自管小组办公室,最显眼的就是墙上的9个大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保和的办公桌旁整整齐齐挂着五本台账:合同协议、车棚乱放登记、报案登记簿、居民基本信息、打扫楼道排班表,每一本上面都详细记录着小区的过往信息。

“今年春节前,我们小区40号楼因为‘飞线’充电导致电动车着火,当时是凌晨1点半,我们夜间巡查的保安及时协助居民扑灭了明火,消除了安全隐患。”杜保和翻开一本台账,给记者看当时的记录,“我们小区里有3个电动车车棚,每个车棚都能供100辆电动车充电。但是,自从那天的事故发生后,我就决定再给车棚增加充电电源,让大家都有地方给电动车充电,从根本上消除‘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

作为自管小组的负责人,杜保和操心着小区里大大小小的琐事。“谁家水管坏了,谁家电路有问题了,我都管,上门服务,免费!”杜保和笑呵呵地说,“小区里都是老邻居、老熟人,邻里纠纷我也会帮忙调解。”

“自从自管小组成立后,小区里的环境卫生比之前干净很多,每天早上、下午都有专人负责清洁,不光道路卫生,就连楼道里的卫生也有人打扫。你看,我们还有自己的自动清洗车呢,多先进!”小区居民刘中英对记者说,“以前我家每年物业费要交360块钱,现在我们居民自治,每个月只要交15块钱的卫生费,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谋的福利。”

小区管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小区实现自治自管,把民意、民智、民力、民心紧紧拢在一起,问题解决了,环境改善了,家园更宜居和谐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