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峰区人民检察院

办理制止“带薪服刑”公益系列案

本报讯 (记者 侯沛丽 通讯员 赵晨光)2月7日,《安阳日报》法治版曾以《全力守好国库“钱袋子”》为题,报道了文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制止“带薪服刑”的公益诉讼个案,为国家财政止损2万余元。

眼下又有喜讯传来,该院以员额检察官王阳为骨干的专业办案团队利用大数据这一利器,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用时一个多月就把制止“带薪服刑”公益诉讼个案办成了可圈可点的公益诉讼系列案,取得了值得总结推广的阶段性成果。

日前,记者就此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对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呼雪峰作了专访。他谈到,2022年12月中旬,在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和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该院受理了经大数据筛查涉嫌“带薪服刑”这种既蚕食国家财政又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的一批个案信息,经过专业团队的缜密分析和研判,该院第二检察部在收集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依法立案调查,成为办理制止“带薪服刑”公益诉讼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办案团队从解剖“麻雀”开始,持续积累经验,先后克服了包括无现成经验可循等诸多困难,在较短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将认真甄别收集到的46条案件信息,按照级别和地域管辖的有关规定,呈报市人民检察院14条,分流殷都区人民检察院7条、北关区人民检察院4条、安阳县人民检察院4条、龙安区人民检察院2条、汤阴县人民检察院2条、内黄县人民检察院1条,该院单独办理12条,均已全部顺利办结。通过办结12起制止“带薪服刑”的个案,为改善社会治理、堵塞管理漏洞提供了机遇契机,为国库“钱袋子”挽回28万余元的经济损失,还为扭转社会不正之风,培育社会新风正气贡献了力量。

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熟悉了带薪公休等正当福利,可你听说过还有“带薪服刑”这样的“好事”吗?简言之,所谓“带薪服刑”,即指那些触犯了国家法律而被判处管制、拘役、缓刑等相对轻微刑事处罚的人,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当扣除或按一定比例减少薪金待遇,但因这些轻型刑罚大多并未限制被处罚人的人身自由,而许多被处罚人所在的单位因不知情而未对被处罚人依法依规给予处罚,阴差阳错造成了与公平公正包括罪刑相一致等原则明显相悖的一种社会怪相。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机关,通过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察微析疑,依法履职,对“带薪服刑”说“不”,不仅有效防止了国家财政的“跑冒滴漏”,而且有力纠正了社会怪相,收到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