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文静
1月14日,古城安阳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降雪。在邮政小区,梁晋卿老先生的家人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信件,信封中装着一张收据,收据上清楚记录着“梁晋卿同志在抗美援朝期间缴获的美军用勺子一个”。
“那把勺子是老爷子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来的,把勺子捐赠给军事博物馆是老爷子的愿望。”梁晋卿的家人捧着收据向记者讲述了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
梁晋卿,1934年12月出生于安阳市张家庄一户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华北军区第四陆军医院赴朝鲜作战,1952年被调入华北军区后勤部担任通信兵,1955年经华北军区批准,赴苏联参加共产主义建设学习生产技术。复员后,他被分配到安阳市邮电局工作。
“这些是老爷子获得的奖章和证书。”梁晋卿的家人打开书柜,一枚枚奖章、一本本证书映入记者眼帘——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纪念章、献身邮电35周年纪念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还有一张梁晋卿当年被批准赴苏联学习的通知书,这些都记录着老先生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
看着那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梁晋卿的家人说:“2020年老爷子收到这枚奖章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这是党和国家对他的肯定,祖国没有忘记他们这些老兵,他感到无上的光荣和感激。过去,他不负使命,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现在,他仍不忘初心,时刻准备着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
梁晋卿老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来坚守初心、践行使命。退休后,他利用毕生所学免费教授残疾人通信设备维修技术,免费开展俄语培训,资助贫困大学生……尽己所能发光发热。打开书桌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封封感谢信,有些已微微泛黄。其中一封信里这样写到:我要深深地对梁老师说一声谢谢!是您赋予我腾飞的双翼,让我有勇气搏击蓝天;是您赋予我远航的风帆,让我有毅力遨游四海;更是您如不灭的火炬般燃烧自己,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老爷子常给我们讲抗日战争的残酷,讲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时常怀念牺牲的战友。他教育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勺子捐出去,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是老爷子的心愿,他希望能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自强不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梁晋卿老先生的家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