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北关区以“1331”机制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努力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
1月13日,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1331”机制是一种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其中第一个“1”即坚持召开矛盾纠纷例会,第一个“3”即夯实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调解组织,第二个“3”即抓好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调解员队伍,第二个“1”即建立一个调解机制。“综合运用调解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形成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体系,对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负责人说。
近年,北关区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大力推行网格化排查,落实“一格一员、人人有责”纠纷化解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聚焦情感、家庭、邻里、债务、物业等五类突出矛盾纠纷,发挥112个村(社区)调委会的前哨作用,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同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明确责任人,逐一研究解决办法,确保就地化解、限时化解。在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上,该区紧密联系村(社区)干部、“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调解员队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重点开展邻里纠纷、家事纠纷等群众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持续开展“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2022年,该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52起,发放调解奖励资金108400元,“三官一律”进社区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620起,为群众讲解协调案件、普及法律知识近3万人次。(王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