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邺风 上一版   
上一篇

春 节

□王曙光

今年的腊八粥里有疫情三年来的五味杂陈。喝过腊八粥,年就不远了。街上有很多戴着口罩的“杨过”“杨康”在悠闲地散步,他们的眼神里洋溢着渡劫后的欣喜。是的,感谢国家三年来的保护,让我们免遭重症袭击。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味儿越来越浓了,人们开始把蒸糕用的大枣、蒸皮渣用的粉条买回家。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要吃芝麻糖。最好吃的要数河南老字号申家曹马芝麻糖,质地细腻,香甜酥脆。每年我都会买上几包,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喜欢吃。在灶王爷的神位前供上芝麻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多多降福泽。

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扫尘日,是要大扫除的,屋里屋外通通打扫干净, 有驱除病疫、除陈(尘)布新的寓意。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更要好好扫扫,把三年来的病毒通通扫去。

腊月二十六,家家要蒸花糕。以前都是烧火蒸糕,父亲早早地把水烧开,我和母亲把带枣的花糕轻轻地放入蒸锅里,经过三四十分钟,花糕就熟了。有像金字塔似的多层花糕,有活灵活现的“刺猬”花糕,有栩栩如生的“鱼”花糕,还有许多单个带红枣的糕馍。当然,在制作中如果用蜜枣的话,花糕的口感会更佳。

如今,母亲已驾鹤西去两年,城市和农村都禁燃散煤,烧火蒸花糕的场景只能留在记忆里回味,想念热气腾腾的刚出笼的自制花糕,更想念天堂里的慈母。

从腊月二十开始,人们便把大包小包的年货陆陆续续买回了家,生肉、熟肉、鲜菜、豆制品等各种年货堆满了冰箱。大人和小孩都买好了新衣服,准备农历正月初一串门拜年的时候穿。

大年三十贴对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早晨吃过饭后,家家门前开始贴春联。有拿糨糊的,有拿对联的。个子高的站在高处贴,个子矮的站在下面递。现在大部分是用透明胶直接贴上去的,把打糨糊那道程序省略了。午时到了,家家户户门上几乎红遍了,喜庆祥瑞之气扑面而来。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吃过饺子便开始挨家挨户去拜年。

小孩子拜年兴致是最高的,不仅可以收到糖果和瓜子,长辈们还会给他们各种面额的压岁钱。有糖吃,有钱花,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去了这家又去那家,把同去给长辈拜年的家长甩在了后面。

农历正月初二走亲戚,女人领着丈夫和孩子,带上厚重的礼物欢欢喜喜地回娘家。农历正月初三给舅舅拜年,农历正月初四去姨妈、姑妈家拜年。

今年的春节大家会怎样度过呢?盼新年,迎新年。愿新年到,吉祥到。愿山河无恙,你我皆安,欢欢喜喜过大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