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 荣 通讯员 侯宪丽)“改造前,道路坑坑洼洼,到了晚上,上了岁数的人都不敢出门。现在不一样了,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美化了墙面,大家心里乐开花!”12月14日,振林街道南池社区五医院家属院居民郭向华高兴地说。
五医院家属院建于1992年,1栋楼,50户居民,总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因基础设施缺失、楼体老旧,群众改造意愿强烈。
“老旧小区改造并不容易,既要改‘面子’,也要下足功夫完善‘里子’。”振林街道南池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文才说,“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和问效于民,不断探索最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回应居民关切,提升居民获得感。”
南池社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一厅四会”居民议事工作机制,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管。通过微信群发布调查问卷、网格员上门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群众需求,收集居民意愿、问题症结,着重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让居民说了算,居民支持改造、参与改造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振林街道包南池社区干部李卫兵说,“按照个人诉求与公共需要相结合、改造目标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建设理念,我们针对老旧小区道路破损、煤球房屋顶漏水、缺少充电车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采取‘财政补助+街道投资+居民自筹’的形式,筹资130余万元,对五医院家属院的道路、供水、排水、绿化、照明、通信、围墙、楼梯栏杆、楼梯间窗户、内外墙粉刷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
美了小区的“容颜”,更暖了民心。小区居民谈起老房子里住出的新幸福时,满口皆是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