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依依
党建工作是稳定发展防震减灾事业的根本保障。近年,市防震减灾中心紧扣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新要求,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主动适应机构改革新形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踏出“党建强业务强”的铿锵足音。
严管理 肃正气
“党建+考核”全覆盖
考核是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市防震减灾中心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将业务、党建、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工作目标、上级部署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建立工作台账,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并与平时考核、年终考评直接挂钩,真正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考核就延伸到哪里。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防震减灾中心创新“台账式”管理模式,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挂表作战”,销号管理,为审定党建计划、安排重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该中心还不断深化拓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链,将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抓宣传教育、抓风险防控、抓“三重一大”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筑牢了纪律防火墙。
激活力 强责任
“党建+精神文明”聚人心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市防震减灾中心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今年,安阳防震减灾科普馆完成升级改造,该中心将35岁以下党员干部全部纳入其中,组建讲解员志愿者队伍,开展讲解员集训和闯关,确保人人合格。今年暑期,安阳防震减灾科普馆共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此外,该中心还开展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基层、结对帮扶社区、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为夯实文明之基,市防震减灾中心创新学习思路,由机关党支部牵头每周组织集中学习,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创建专题教育等。党员干部职工人人上台讲、个个当讲师,为各类学习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学习成效显著提升。同时,该中心丰富活动形式,通过开展主题实践、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诵读大会、文体活动等,引导职工主动参与、乐在其中、学践相长。
深融合 凝合力
“党建+业务”展实效
地震灾害能否“防在未发之前”直接关乎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发展。一直以来,市防震减灾中心把震害防御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潜心提升震害防御“真功夫”,持续发力拧好“安全阀”。
市防震减灾中心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加强基础数据处理分析,并抓实抓细群测群防队伍管理,组建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14支;建成一支包含宏观观测员163名、防震减灾助理员137名、灾情速报员3519名在内的队伍,极大提升了全市灾害预警能力。为深化“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落实“以防为主”要求,市防震减灾中心积极参与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地震风险底数;严格新建建筑抗震设防监管,增加行政执法力度、频度、广度,为安阳老城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等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评审,深入汤阴县、安阳县产业集聚区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督导检查,推动新建项目及产业园区地震安全工作提速提效。
为抓实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市防震减灾中心大力推进市、县、乡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流程和工作事项,开展现场实战演练及流动监测、异常核实、震害调查等重点科目,强化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运维及地震应急准备,确保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地震应急保障基础。
赓续奋斗只争朝夕。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市防震减灾中心锐意进取、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担当的勇气、实干的劲头,为安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地震安全屏障,奋力开创安阳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