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慧 通讯员 呼有帅
近日,十几位老年人带着一封感谢信来到安阳公交集团二分公司,交给李坤和郝学良两位车长。信上有20多位老年人的签名。他们在信中回忆了车长敬老、爱岗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安阳公交和公交车长最诚挚的感谢。
11月8日,记者见到其中几位老年人,听他们讲述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两位师傅对坐车的老人态度特别好,多少年了一直如此,我们心里感觉特别温暖。”77岁的范秀芹说。20多位老人因为参加公益宣传活动而结识,几乎每天都会相约在固定地点见面,因此,公交车成了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们老年人因为年纪原因,行动、反应都迟钝。出门办事,总担心给别人添麻烦。特别是乘坐公交车,我总害怕自己腿脚慢,耽误司机和乘客的时间被嫌弃。可是,李坤师傅一句‘您好’,我这心里别提多温暖了。”范秀芹说,“车辆发动的时候,他还特别嘱咐我坐稳扶好。我感觉他特别细心,对老年人很关心。”范秀芹由此记住了这名年轻的公交车长李坤。
同行的77岁的张玉芹也回忆起一次乘坐李坤驾驶的公交车的经历。当时,车辆已经进站,可她距离站台还有几十米的距离。眼看乘客都上了车,她有些着急,加快了步伐。这时,李坤冲她喊:“阿姨,慢点儿,别急!”听到这句话,张玉芹马上感到心里踏实了。
同为公交车长,郝学良对老年人乘客关爱有加的同时,对待其他乘客的态度也让老人们印象深刻。范秀芹说:“几年前,我恰巧乘坐了郝学良驾驶的那班车。车上有一名外地口音的乘客,问郝师傅怎么去中国文字博物馆。郝师傅利用乘客上车的空隙进行了解答。后来每到一个站台,郝师傅就会见缝插针向这名外地乘客介绍安阳的旅游景点。这名乘客听得津津有味。”
79岁的齐美玲和81岁的申中华在一旁补充说,有一次坐公交车,碰到一位女乘客推着婴儿车准备上车。郝学良眼疾手快,车辆停稳后,立即下车帮助这位乘客将婴儿车抬上车,并推至安全位置。这名乘客到站后,他又帮忙把婴儿车抬下了车。
范秀芹说:“这几年,我们被李坤和郝学良尊老爱幼的言行深深感动,不仅看到公交行业的服务态度变得文明、热情,还看到整座城市越来越文明、温暖。”
收到感谢信后,同为“90后”的李坤和郝学良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坤说,“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很多跟我们爷爷奶奶的年纪差不多,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长辈。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当格外关心他们。”郝学良说:“爷爷奶奶的感谢信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只是做了很小的事,却被爷爷奶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会继续好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近年,安阳公交集团加大对职工文明服务的培训力度,先后推出“您好”第一服务语言、16字行车规范等涉及文明服务的工作考核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典型事迹层出不穷。据粗略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公交接到来信、来电表扬6000余次。安阳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坤和郝学良是新时代公交车长群体的一个缩影,是对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肯定。接下来,我们会将他们的事迹结合公司已有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加大宣传,鞭策公交车长队伍再接再厉,争取让市民公交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心。”


